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滩区村台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探讨 ——以鄄城县三合村为例
引用本文:邵运贤,丁勇,于善初,袁丹丹,肖庆锋,孙一惠.滩区村台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探讨 ——以鄄城县三合村为例[J].城乡建设,2021(16):60-63.
作者姓名:邵运贤  丁勇  于善初  袁丹丹  肖庆锋  孙一惠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黄河下游滩区是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广大滩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又是黄河滞洪、沉沙的场所.黄河由东明县进入山东,在东营市垦利区流入渤海,河道山东境内长度628km,滩区总面积1702km2,涉及26个县(市、区)、91个乡镇,滩区内有782个村庄,居住人口60多万人.黄河鄄城段涉及临濮镇、董口镇、旧城镇、李进士堂镇和左营乡5个乡镇165个村庄,滩区面积132.6k m2,境内河道长约55k m,人口13.067万人.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洪水泛滥,河流改道,鄄城县滩区百姓苦不堪言.鄄城县黄河滩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饱受黄河水灾的困扰,历届政府都很重视黄河滩区的防洪工作.鄄城县历史上发生大洪水灾害的年份主要有1958、1976、1982、1996和2003年,离鄄城最近高村站各年份洪峰流量分别为17900m3/s、9060m3/s、13000m3/s、6810m3/s、2670m3/s,其中,1958年出现了观测资料以来黄河下游发生的最大洪水,1982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大洪水,洪水给居民带来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