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欧洲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引用本文:冯伟忠. 欧洲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 华东电力, 2008, 36(2): 1-6
作者姓名:冯伟忠
作者单位: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200137
摘    要:京都协议CO2的减排压力,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等的约束,使欧洲电力发展的目光转向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而基于材料技术的突破,高效超超临界技术的成熟,原有煤电机组的逐步退役及德国上大压小的成功经验等,目前欧洲已普遍采用600℃等级的大容量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并准备建设二氧化碳捕捉系统(CCS)。介绍了欧洲目前大力发展大容量燃煤超超临界机组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欧洲的超(超超)临界技术,采用塔式锅炉,无调节级和低凝汽压力汽轮机;100%容量高效汽动给水泵,单列高加,全容量高低压旁路,机组具备FCB功能,注重排烟热能综合利用,采用单列锅炉辅机等,均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先进设计。外高桥三期工程,借鉴德国的依托新建项目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的经验,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取得了诸如锅炉蒸汽加热启动和稳燃技术等相当一批创新成果的成功,使机组的综合性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关 键 词:超超临界  CCS  上大压小  单列辅机  FCB
文章编号:1001-9529(2008)02-0001-06
修稿时间:2007-02-01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ultra-supercritical units in Europe and experiences we can learn
FENG Wei-zhong.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ultra-supercritical units in Europe and experiences we can learn[J].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2008, 36(2): 1-6
Authors:FENG Wei-zh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