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性能强化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马士宾  牛宗岳  刘月钊  王鹏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 300401)
摘    要:为解决再生骨料存在的界面过渡区弱、吸水率高以及微裂纹等问题,对再生骨料的回收工艺、性能强化方法以及再生混凝土的拌合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再生骨料生产时各阶段的回收流程,对比了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性能差异。依照性能差异的来源,将性能强化方法分为附着砂浆去除和附着砂浆加固两类,并对各自强化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传统拌合工艺(NMA)和改进的拌合工艺(TSMAS、TSMASC),并阐述其工艺原理和差异性。结果表明:现阶段的回收工艺主要以破碎和筛洗为主,极易使再生骨料出现微裂纹,同时骨料表面黏附旧砂浆层; 在附着砂浆去除技术中,预浸泡法和自清洗法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但强化效果一般; 机械研磨、加热研磨强化效果有所提升,但能耗较大; 酸处理与热化学处理强化效果好,但需对酸浓度进行严格把控,同时污染严重; 在附着砂浆加固技术中,火山灰浆液浸泡工艺简单、材料易得,但会降低其施工和易性; 聚合物乳液浸泡可以改善施工和易性,但工艺设备复杂,难以推广; 微生物矿化和碳酸化作用能够有效填充附着砂浆的微裂纹和孔隙,应用前景巨大,但目前仍缺乏系统研究,存在不确定性; 裹覆水泥浆层需要耗费大量水泥,其强化效果和水泥浆流动性密切相关; 水玻璃溶液浸泡会降低耐久性,需对其浓度加以控制。

关 键 词:建筑废物  再生骨料  强化方法  附着砂浆  再生混凝土  拌合工艺
点击此处可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