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烟气MDEA/PZ混合胺法碳捕集工艺模拟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林海周 罗海中 裴爱国 方梦祥 |
| |
作者单位: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8A030310692);基金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项目(EV04531W) |
| |
摘 要: | 采用混合胺吸收剂替代传统一乙醇胺(MEA)吸收剂是降低有机胺法碳捕集工艺能耗的重要方法。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以甲基二乙醇胺(MDEA)/哌嗪(PZ)混合胺为吸收剂的燃煤电厂每年百万吨CO2捕集工艺系统,考察了贫液负荷、MDEA/PZ混合胺浓度、MDEA/PZ比例和解吸压力等因素对解吸塔再沸器热负荷和冷凝器冷负荷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下吸收塔内液相温度分布和CO2负荷分布变化揭示了MDEA/PZ对CO2的吸收特性。此外,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解吸塔内气液相CO2浓度驱动力和气液相级间温度驱动力分布特性,发现了强浓度驱动力和低温度驱动力分布更有利于降低再生能耗。研究表明,由30%MDEA和20%PZ组成的混合胺液在贫液负荷为0.08和解吸压力为2.02×105Pa时,再沸器热负荷和塔顶冷凝负荷分别为2.76GJ/tCO2和0.60GJ/tCO2,相比传统MEA吸收剂降低了20.92%和40.0%。
|
关 键 词: | 燃煤电厂 二氧化碳捕集 混合胺 过程模拟 能耗 驱动力 |
收稿时间: | 2018-04-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化工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化工进展》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