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肉桂醛与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抑菌活性及其协同抑菌机制初探
引用本文:许超群,陈飞平,梁旭茹,岳淑丽.肉桂醛与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抑菌活性及其协同抑菌机制初探[J].现代食品科技,2023,39(7):24-31.
作者姓名:许超群  陈飞平  梁旭茹  岳淑丽
作者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02143);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高水平农科院建设)项目资助(R2017YJ-YB3010);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023KJ117);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202112)
摘    要:气味强烈是限制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产业应用的瓶颈问题,利用活性物质复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基于此,该研究探讨了CIN与天然抑菌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四种食物源致病菌和两种腐败菌的抑制活性及其协同效果。结果表明:CIN和ε-PLH对病原菌具有优越的抑制活性,其中CIN对真菌的抑制优于细菌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05 mg/mL vs~0.2 mg/mL],而ε-PLH反之(MIC为~0.1 mg/mL vs 0.2 mg/mL);两者联用对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对尖孢镰刀菌和荔枝霜疫霉菌,表现出相加作用。两者联用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生长停滞,大肠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对数生长期延迟,并且菌体的相对电导率增加、细胞形态发生皱褶或聚集,推断CIN和ε-PLH联用的抑菌机理可能是通过扰乱菌体的生长周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胞内物质泄漏菌体形态明显改变,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研究结果为CIN等植物精油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肉桂醛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协同效应  抑菌机理
收稿时间:2022/8/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食品科技》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