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国产小麦品种麸皮结构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姓名:陈中伟  夏清  黄清清  孙俊  徐斌  姜松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院,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60139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605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51749)
摘    要:选取6种代表性中国小麦,对麦麸结构层进行手工剥离、显微观测和特征组分分析,从而建立国产麦麸结构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国产小麦中麸皮的平均比例为18%,外果皮、中间层和糊粉层分别占22%、31%和47%;通过光学和荧光显微镜可定性判定麦麸结构层;麦麸中间层中烷基间苯二酚(ARs)的含量达11.9 mg/g,分别是外果皮和糊粉层中含量的110倍和230倍,而糊粉层中总磷的平均含量为28.7 mg/g,超过外果皮和中间层中含量的20倍。因此,ARs和磷可分别作为中间层和糊粉层的标示物,外果皮可通过计算获得。结合显微观测和标示物定量的方法,可实现全麦产品中麦麸及其结构层的添加量的快速分析。

关 键 词:小麦麸皮  糊粉层  酚酸  烷基间苯二酚  全麦粉  生化标示物
收稿时间:2019-05-29
修稿时间:2019-06-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粮油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粮油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