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泡沫混凝土填充旋转薄壁多胞方管负泊松比结构面内压缩性能
引用本文:刘浩, 周宏元, 王小娟, 等. 泡沫混凝土填充旋转薄壁多胞方管负泊松比结构面内压缩性能[J]. 复合材料学报, 2024, 41(2): 839-857. DOI: 10.13801/j.cnki.fhclxb.20230531.001
作者姓名:刘浩  周宏元  王小娟  张宏
作者单位:1.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2.北京理工大学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8477;52178096);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JJ23-12 M)
摘    要:
为改善薄壁金属管件的力学及吸能性能,提出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填充旋转薄壁多胞方管负泊松比结构(RSTFC)。对薄壁多胞方管(TMST)、旋转薄壁多胞方管(RTMST)和RSTFC试件进行准静态面内压缩试验,研究了3类不同试件的变形模式、载荷-位移曲线和吸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MST、RTMST和RSTFC试件均表现为压缩破坏;对比于TMST试件,RTMST试件因发生旋转变形可有效降低载荷峰值,同时吸收更多能量,压溃力效率和能量吸收分别增大了73.2%和33.6%;泡沫混凝土的存在促使铝管在试件旋转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及泡沫混凝土不断压缩变形,因此填充有200 kg/m3泡沫混凝土RSTFC试件的压溃力效率和能量吸收较RTMST试件分别增大了22.5%和8.9%。
基于试验验证的数值结果表明:铝管和泡沫混凝土之间承载能力的相互匹配决定了RSTFC试件的力学及吸能性能,可通过调整泡沫混凝土密度、铝管壁厚和泡沫混凝土填充方式等实现对RSTFC试件变形模式、载荷传递与吸能性能的调控。因两个周期性结构试件具有相对更高的比吸能和压溃力效率,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关 键 词:负泊松比结构  旋转薄壁多胞方管  泡沫混凝土  准静态压缩  变形模式  吸能性能  载荷传递
收稿时间:2023-04-10
修稿时间:2023-05-0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复合材料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复合材料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