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稠油油藏表面活性剂辅助CO2驱油效果及主控性能
引用本文:李晓骁,岳湘安,闫荣杰,郭亚兵,檀洪坤.稠油油藏表面活性剂辅助CO2驱油效果及主控性能[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28(6):94-100.
作者姓名:李晓骁  岳湘安  闫荣杰  郭亚兵  檀洪坤
作者单位:1.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4.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河北任丘06255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致密油藏高效提高采收率新技术”(2017ZX05009-0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致密油储层提高采收率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51334007)。
摘    要:针对稠油油藏储层特征与开发现状,基于静态泡沫性能与驱油性能评价,复配了3种具备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并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辅助CO2驱油效果,明确了表面活性剂的主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1,S2和S3辅助CO2驱油对渗透率级差为3.0的非均质岩心水驱后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9.7%,13.2%和15.2%,优于直接注入CO2的驱油效果,说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稠油油藏高含水阶段CO2驱油效果。其增油机理主要为表面活性剂驱油贡献及其与后续CO2产生的泡沫的驱油贡献。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越强,乳化现象越明显,驱油效率增幅越大;静态发泡能力越强,与CO2在岩心中越容易产生泡沫;强发泡能力-弱稳定性表面活性剂与CO2产生的泡沫更容易实现深部调驱。随着非均质岩心渗透率级差从3.0增至9.0,3种表面活性剂辅助CO2驱油效果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S1辅助CO2驱油的采收率增幅降至12.6%,相比于S2和S3,S1对岩心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因此,对于目标油藏,具备强乳化、强发泡能力且兼顾弱泡沫稳定性的复配表面活性剂S1辅助CO2驱油效果最佳,对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关 键 词:稠油油藏  CO2驱  表面活性剂  乳化能力  泡沫

Study on effect of surfactant-assisted CO2 and dominating behavior of surfactant in heavy oil reservoirs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