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某土质遗址包气带水分布特征及其对遗址保存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晓周,云智汉,袁伟,李毅,赵凡.某土质遗址包气带水分布特征及其对遗址保存的影响[J].人民珠江,2023(4):39-45+62.
作者姓名:张晓周  云智汉  袁伟  李毅  赵凡
作者单位:1.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    要:土质遗址受水的影响易产生开裂、酥化、返盐、青苔等病害,不利于遗址的保存。为探明土体水害来源,为土质遗址保存提供可靠依据,在精细化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借助Solinst Levelogger地下水记录仪、MW307GD-M4无线梯度土壤三参数监测终端对包气带水动态进行长时序连续监测,并分析考古大棚内水害产生原因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遗址包气带含水率普遍较高,且大棚外相同层位含水率较棚内高约10%,但土体渗透系数集中于(2.07~3.41)×10-5 cm/s,棚外降雨通过水平向渗透对棚内土体作用较弱;潜水位埋深3.2~5.6 m,水文年内变幅约为0.25 m,受其波动影响的上升毛细水,在极端降雨条件下可直接影响发掘界面,是土遗址水害的主控因素。借鉴“上游拦截,下游排泄,本体控制”的工程地质思维调控祭祀区土体含水率,可为土质遗址保存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土质遗址  水害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地下水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