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产地红茶代谢产物比较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林洁鑫 王鹏杰 金珊 叶乃兴 黄建锋 颜廷宇 郑德勇 杨江帆 |
| |
作者单位: |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
| |
基金项目: |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专项(闽教科[2015]75号);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K1520005A06);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
| |
摘 要: | 为探究红茶代谢产物的产地差异,本实验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定方法,对福建省福安市和尤溪县产红茶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安红茶以“醇和”的滋味特征为主,尤溪红茶以“甘醇”的滋味特征为主。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两地的红茶中鉴定出黄酮、酚酸类、脂质、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共937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可以显著区分不同产地红茶,并鉴定出410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尤溪红茶中有291种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高于福安红茶,其中紫云英苷、表儿茶素(EC)、L-谷氨酰胺、L-天冬氨酸、L-赖氨酸、L-色氨酸、L-谷氨酸、绿原酸、苯乙胺和牡荆素-2'-O-鼠李糖苷等差异代谢产物对于两地红茶的不同滋味品质形成可能具有重要贡献。代谢通路分析发现,两地红茶的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代谢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形成两地红茶滋味品质差异的原因。研究为茶叶产地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红茶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滋味 产地 |
收稿时间: | 2021-04-12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