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沿海地区洪涝风险评价与适应性规划策略——以深圳湾地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陈碧琳 孙一民 李颖龙 |
| |
作者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
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可持续建筑与城
市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生导师,arymsun@scut.edu.cn;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注册规
划师 |
| |
基金项目: |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
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2021202);华南理工大学亚热
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
(2022KA01) |
| |
摘 要: |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密度沿海城市受
到风暴潮和极端降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冲击。文
章基于韧性理论构建城市空间洪涝风险指标
体系,制定该评价框架的实施路径;基于水文
软件Mike21、GIS平台及其空间网络分析插件
sDNA,复合“天鸽”台风风暴潮与极端降雨情
景,整合深圳湾地区的路网和土地利用进行危
险性、暴露度、脆弱性和适应能力等多源数据;
通过GIS栅格计算得到各要素层分析及洪涝风
险评价可视化地图,结果显示,潮、洪、涝突破
刚性标准加剧了危险性,高密度城市环境增大了
危险区域的暴露度,路网和土地利用布局具有
一定脆弱性,需完善应急疏散和避难场所规划以增强适应能力;根据评价地图识别高风险片区,从路网和土地利用等城市空间物质要素出发,
提出应对洪涝灾害的适应性规划策略。
|
关 键 词: | 风暴潮 城市空间 洪涝风险评价 城市韧性 适应能力 深圳湾地区 |
|
| 点击此处可从《室内设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室内设计》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