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
引用本文:刘华,魏鑫,欧阳冠宇,刘景东,陈蕾,刘海青,孟祥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J].中国海上油气,2024(1):26-36.
作者姓名:刘华  魏鑫  欧阳冠宇  刘景东  陈蕾  刘海青  孟祥雨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富油凹陷压力梯度与油气运移方式量化表征(编号:41972141)”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与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接近,孕甾烷参数((孕甾烷+升孕甾烷)/规则甾烷)和甾烷异构化参数(C29甾烷20S/(20R+20S)、C29甾烷ββ/(αα+ββ))较高,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特征,原油成熟度高,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2)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东二段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含量具明显优势,孕甾烷参数和甾烷异构化参数均低,原油母质中高等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原油成熟度整体偏低,来源于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3)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构造带东三段和西构造带东一段和明化镇组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具有一定优势,孕甾烷参数较低,甾烷异构化参数较高,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原油成熟度较高,为3套烃源岩的混合来源;(...

关 键 词: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2号构造带  原油类型  地化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原地供烃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