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地下储氢库发展现状及气藏型储氢库高效建库十大技术挑战
引用本文:潘松圻,邹才能,王杭州,熊波,王子恒,王珂,穆英,王珊,李周波,李国辉,崔少东,杨轩,马琳.地下储氢库发展现状及气藏型储氢库高效建库十大技术挑战[J].天然气工业,2023(11):164-180.
作者姓名:潘松圻  邹才能  王杭州  熊波  王子恒  王珂  穆英  王珊  李周波  李国辉  崔少东  杨轩  马琳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3.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4. 比利时根特大学;5.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6.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观油岩相互作用的陆相页岩油可动性定量表征”(编号:42172180);
摘    要:地下储氢技术利用地下构造空间实现氢气大规模高压气态储存,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规模大、周期长的优势,但中国地下储氢库研究起步较晚,尚无地下构造空间储氢实践,亟待形成完整的地下储氢库高效建库方案。为此,在总结国内外用于地下储氢构造空间的类型,回顾地下储氢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气藏型储氢库高效建库亟待解决的十大技术挑战,研究结果表明:(1)气藏型地下储氢库的潜在库址与新能源发电资源具有高度的空间重合,便于绿电就地消纳,最适宜我国大规模发展;(2)气藏型地下储氢库高效建库需重点解决十大技术挑战,即完整性与选址地质评价、氢气与储层介质的反应机理、氢损耗及氢纯度对储氢效率的影响、垫层气类型与占比优选、注采渗流理论与库容设计、氢用特种管材及管道工程关键技术、建库及注采工程关键技术装备、运行期监测与动态分析、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方案、生命周期评估等。结论认为:(1)中国发展地下储氢库具有潜在枯竭/衰竭气藏库址众多的资源优势,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创新实践的技术优势,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优势和未来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规模优势,具备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条件和基础;(2)针对气藏型储氢库建库...

关 键 词:氢能  能源转型  新能源消纳  地下储氢库  枯竭气藏  盐穴  大规模储氢  长周期储氢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