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通天河段辫状河道形态特征与变化规律 |
| |
作者姓名: | 李志威 吴叶舟 胡旭跃 周银军 闫霞 |
| |
作者单位: | 1.长沙理工大学 a.水利工程学院;b.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14;2. 长江科学院 河流研究所,武汉 43001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7112, 91647118, 51709020,51609015);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KWV2016369/KY);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6B010) |
| |
摘 要: | 长江源广泛发育辫状河道,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辫状河群,在水流泥沙与河床地形数据缺乏的条件下,长江源辫状河道形态的时空变化尚缺少研究。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研究长江源通天河局部辫状河段的平面形态特征与分汊强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87—2016年辫状河段的水域面积与河床面积之比在年内呈现单峰变化过程,即汛期4—9月份逐渐变大,非汛期10月—次年3月趋于变小至基本不变,而且近30 a有所增加,间接反映了长江源径流量增加的趋势。辫状河段的36个横断面的汊道数指数和汊道长度指数分别为4~10和5~12,在1994,2005,2015年其均值几乎维持不变,表明此辫状河段的整体形态具有自相似性且河型不变。
|
关 键 词: | 辫状河道 形态变化 水域面积 分汊强度 遥感影像 长江源 通天河 |
收稿时间: | 2017-03-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科学院院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科学院院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