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陆对比看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引用本文:袁勇, 陈建文, 梁杰, 张鹏辉. 海陆对比看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的生储盖组合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017, 39(2): 195-202. doi: 10.11781/sysydz201702195
作者姓名:袁勇  陈建文  梁杰  张鹏辉
作者单位:1.国土资源部 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2. 海洋国家实验室 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项目(XQ-2005-01,2009GYXQ1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GZH200800503,121201005000150008)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南黄海盆地二叠系上统相震约束储层表征研究"(201602004)资助。
摘    要:作为下扬子主体的南黄海盆地发育分布广泛、厚度大且较全的中-古生代海相地层,通过对比扬子陆域的烃源岩、储层及盖层特征,结合南黄海盆地近几年采集的地震剖面、钻井资料以及陆上野外露头资料,总结和分析了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南黄海海相地层发育下寒武统荷塘组/幕府山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下二叠统栖霞组和二叠系龙潭-大隆组4套烃源岩,对比扬子区陆域烃源岩特征,确定为较好的烃源岩。苏北-南黄海盆地储集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发育白云岩孔隙储层、礁滩相储层、风化壳储层和裂隙储层4种类型。研究认为南黄海发育扬子陆区已发现的典型油气藏的成藏层位,海相地层发育3套区域性的盖层和3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具有很好的油气远景。

关 键 词:生储盖组合特征   海相中-古生界   南黄海盆地   扬子区
收稿时间:2016-10-27
修稿时间:2017-02-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