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钼矿床元素迁移趋势及蚀变分带特征
引用本文:曹振梁,刘学龙,陶兴雄,李守奎,魏志毅,周杰虎,李方兰,陆波德,刘雪.滇西北红牛—红山铜钼矿床元素迁移趋势及蚀变分带特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23(2):41-54.
作者姓名:曹振梁  刘学龙  陶兴雄  李守奎  魏志毅  周杰虎  李方兰  陆波德  刘雪
作者单位: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2.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2009);
摘    要:通过对红牛-红山铜钼矿床主要矿物岩(矿)石(矽卡岩、大理岩、角岩、斑岩等)进行主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其成矿阶段元素富集迁移规律,同时对该区蚀变分带特征进行厘定,为该区下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发现该区共有三种成矿类型((1)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2)角岩→矽卡岩化角岩→矽卡岩;(3)斑岩→矽卡岩→矽卡岩矿石),其中(3)类型为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矿化类型,最主要的成矿元素Cu、Mo在该阶段中大量富集成矿,不同的是Cu为全阶段大量富集迁入,而Mo主要在斑岩→矽卡岩阶段大量富集,而在矽卡岩→矽卡岩矿石过程迁入趋势明显减弱.将三种蚀变矿化类型视为一个成矿系统,计算其元素质量迁移率,发现虽然都是主要的蚀变矿化类型,但是(3)类型的质量迁移率远大于其他两种,(1)的大理岩矽卡岩化阶段质量迁移率仅为-0.64%,原因是在大理岩矽卡岩化热液蚀变过程中CaO、MgO为矽卡岩化过程提供物质来源,他们的大量迁出为形成矽卡岩创造了环境条件,总体仍呈迁出状态.同时该区具有明显的垂直蚀变分带特征,大理岩、角岩、矽卡岩三者关系密切.

关 键 词:红牛-红山铜钼矿床  矽卡岩  元素迁移  质量平衡  蚀变分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