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马士革铜互连线织构的研究
作者姓名:王晓冬  吉元  钟涛兴  李志国  夏洋  刘丹敏  肖卫强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廊坊,065000
2. 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北京,100022
3.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022
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北京,100029
摘    要:采用EBSD研究了不同线宽和退火前后Cu互连线的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Cu互连线均具有多重织构,其中(111)织构强度最高.沉积态样品在室温下发生了自退火现象,并出现了一些异常长大的晶粒.随高宽比降低和退火处理,Cu互连线晶粒尺寸变大,(111)织构得到加强,而具有较低应变程度的织构与(111)织构强度的比例下降.沉积态样品出现了(111)<112>和(111)<231>织构组分.退火后,出现了(111)<110>组分,而且(111)<112>和(111)<231>组分得到增强.Cu互连线以大角度晶界为主,其中具有55°~60°错配角的晶界和∑3晶界比例最高,35°~40°的错配角和∑9晶界次之.随高宽比增加和退火处理,∑3晶界比例逐渐升高,∑9晶界比例下降.

关 键 词:Cu互连线  织构  错配角  重合点阵晶界  电子背散射衍射
收稿时间:2015-08-18
修稿时间:2008-02-1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半导体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半导体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