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bcc-Fe/FeCr2O4界面稳定性研究
作者姓名:杨誉  张艳革  李祥艳  许依春  吴学邦  刘长松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A1609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1314,12275319);
摘    要:针对反应堆结构材料铁素体/马氏体钢氧化腐蚀问题,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辐照环境下bcc-Fe与FeCr2O4的界面稳定性。基于优化后的Fe(001)表面的3种高对称性位点(桥位、空心位和顶位)和FeCr2O4(001)表面的Fe终止面(FeT)与CrO终止面(CrOT),构建了6种不同构型的bcc-Fe/FeCr2O4界面模型(FeT-桥位、FeT-空心位、FeT-顶位、CrOT-桥位、CrOT-空心位和CrOT-顶位),并通过界面能和黏附功评价界面稳定性。结果表明,CrOT-空心位界面具有最低的界面能和最大的黏附功,是最稳定的界面构型。基于最稳定模型,考察了界面区域空位形成能和空位对界面黏附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空位更容易形成且分布在bcc-Fe/FeCr2O4界面的Fe侧第1层,与实验观测到内氧化区域空隙一致。同时,有空位的界面的最小黏附功降低,且断裂面由bcc-Fe/FeCr2O4界面处变为FeCr2O4侧第2层。这表明辐照诱导缺陷不仅促进氧化层脱落,还改变了氧化层的脱落行为。

关 键 词:第一性原理  铁素体/马氏体钢  bcc-Fe/FeCr2O4界面  黏附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