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近30年太湖沉水植物优势种遥感监测及变化分析
作者姓名:王琪  周兴东  罗菊花  陈冲
作者单位:;1.江苏师范大学城建与环境学部;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摘    要:利用1985—1986年、1995—1996年、2004—2006年和2014—2015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水生植物分类决策树模型,结合沉水植物的生活史差异,研究太湖近30年沉水植物优势种的演替模式。4个时期的沉水植物遥感分类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依次为64.86%和0.59,70.83%和0.65,63.93%和0.50,64.94%和0.60。研究表明:1985—2015年马来眼子菜由东山湾向西山岛、东太湖向南太湖扩张,竺山湾、梅梁湾的苦草呈锐减的趋势,近年来梅梁湾的沉水植物只有菹草1种,湖心区一直未监测到沉水植物,东太湖沉水植物分布面积最广、种类最多。近30年太湖沉水植物演替主要经历4个阶段,依次为苦草-眼子菜型、小眼子菜型、金鱼藻-伊乐藻型和眼子菜-伊乐藻型阶段。水体富营养化和围网养殖是沉水植物演替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沉水植物  遥感  优势种  太湖
收稿时间:2015-11-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资源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资源保护》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