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对聚乳酸微孔纳米复合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引用本文:毛 龙,文 涛,刘跃军,姚 进.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对聚乳酸微孔纳米复合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J].包装学报,2017,9(4):40-47.
作者姓名:毛 龙  文 涛  刘跃军  姚 进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 361024;湖南工业大学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株洲 412007;湖南工业大学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株洲 412007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2108),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2016B632,CX2016B633),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基金资助项目(YKJ14035R)
摘    要:利用超临界CO_2作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高压釜间歇发泡法,制备了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氧化锌(PLA/PBS/ZnO)微孔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超临界CO_2微孔发泡过程中,发泡温度、保压压力和释压速率对PLA/PBS/ZnO微孔纳米复合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温度对微孔纳米复合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显著且与纳米复合材料熔体强度密切相关,温度相对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聚合物熔体强度和表面张力的变化而导致无法得到均匀密集的泡孔,当体系的发泡温度为90℃时,复合材料的泡孔平均直径最小,泡孔密度最大,泡孔尺寸分布最集中;保压压力对泡孔结构的影响体现在超临界CO_2的溶解度和发泡体系的黏度上,保压压力较低时得到的泡孔平均尺寸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当保压压力为16 MPa时,复合材料的泡孔平均直径最小,泡孔密度最大,泡孔尺寸分布最集中;释压速率决定着发泡初始阶段的成核效率,随着释压速率的升高,复合材料的泡孔平均直径减小,泡孔密度显著增大,泡孔数量增多且尺寸分布更集中。

关 键 词:聚乳酸  超临界CO2  微孔发泡  纳米复合材料  泡孔结构
收稿时间:2017/5/24 0:00:00

Effects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oaming Process on the Microcellular Morphology of Polylactic Acid Microcellular Nanocomposites
MAO Long,WEN Tao,LIU Yuejun and YAO Jin.Effects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oaming Process on the Microcellular Morphology of Polylactic Acid Microcellular Nanocomposites[J].Packaging Journal,2017,9(4):40-47.
Authors:MAO Long  WEN Tao  LIU Yuejun and YAO J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包装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包装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