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疼痛病人针刺镇痛时血中内阿片样肽及亮氨酸脑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引用本文:李其松,奚桂芳,刘忠英,吕燕燕,马鸿健,徐伟民.疼痛病人针刺镇痛时血中内阿片样肽及亮氨酸脑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核技术,1984(2).
作者姓名:李其松  奚桂芳  刘忠英  吕燕燕  马鸿健  徐伟民
作者单位: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摘    要:本文报道应用放射受体结合竞争法,及放射免疫法对44例疼痛病人和35例健康人血中内阿片样肽(EOL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进行测定,并分别观察血中基础含量和针刺后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结果发现:(1) 内阿片样肽和亮氨酸脑啡肽在慢痛病人血中基础含量比同时测定的健康人水平低(P<0.001,P<0.05):(2) 阳虚病人血中LEK基础水平比非阳虚者低(P<0.02),而内阿片样肽在两型中差别不大;(3) 健康人针刺前后血中两类物质含量无明显变化。阳虚痛病人针刺后显著增加(P<0.05)。非阳虚痛病人则变化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血中内阿片样肽和亮氨酸脑啡肽在慢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阳虚痛病人血中基础水平较低,针刺后显著增高与临床针刺镇痛阳虚病人疗效较好相符。本文不但为针刺镇痛与内阿片肽关系提供人体血中变化资料,并可进一步结合中西医理论,探讨中医辨证的物质基础。

关 键 词:内阿片样肽  亮氨酸脑啡肽  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受体分析  阳虚  非阳虚  针刺镇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