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区烧房沟“7·31”弃渣型泥石流成灾机理 |
| |
作者姓名: | 杜野 裴向军 张御阳 李正 |
| |
作者单位: |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2.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四川西昌,615000 |
| |
基金项目: |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重点课题(SKLGP2014Z001) |
| |
摘 要: | 2008年7月31日晚持续强降雨导致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烧房沟爆发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公路、民房以及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受损。这次泥石流发生在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工矿区,该泥石流的爆发是弃渣的不合理堆放与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现场实地调查与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条件、地形条件、物源条件,研究了烧房沟泥石流启动、流通以及堆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集中的松散弃渣物源以及强降雨是烧房沟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从发展趋势上看,烧房沟泥石流处于发展期,仍存在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根据泥石流特征提出如下治理措施:拦、护为主,结合潜坝消能;及时清淤,恢复植被;实时监测,临灾预警。
|
关 键 词: | 弃渣型泥石流 机理 治理措施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