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盆地剑阁—九龙山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层序演化
引用本文:胡欣,裴森奇,张本健,陈辉,王宇峰,杨迅.四川盆地剑阁—九龙山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层序演化[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7(3):8-15.
作者姓名:胡欣  裴森奇  张本健  陈辉  王宇峰  杨迅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3.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重大专项“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3ZD01)
摘    要:近年来,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多口井都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展示出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反映剑阁—九龙山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充填过程、精细刻画滩体分布范围,针对该区开展层序演化研究,明确鲕滩发育有利区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剑阁—九龙山地区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对飞仙关组地层层序重新划分,建立骨架剖面层序划分方案,开展层序地层充填模式、层序演化及鲕滩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认为:(1)飞仙关组地层可识别5个大的地震层序界面,划分4个三级层序8个体系域;(2)飞仙关组发育Ⅰ、Ⅱ两种层序地层充填模式,且以Ⅰ类模式为主,海平面以震荡海退为主,具有"升降幅度大、变化频率高"的特点;(3)飞仙关组鲕滩发育部位、规模及储集性受水动力条件及暴露时间等因素控制,台缘带及台内浅滩等古地貌高部位是鲕滩发育的最有利区,斜坡区鲕滩的形成更多受次一级海平面旋回控制,水体能量低、暴露时间有限,其发育规模及储集性能也相对次之。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剑阁—九龙山地区  早三叠世  飞仙关组  层序界面  层序格架  充填模式  层序演化

Stratigraphic sequence evolution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Jiange-Jiulongshan area,the Sichuan Basin
Hu Xin,Pei Senqi,Zhang Benjian,Chen Hui,Wang Yufeng,Yang Xun.Stratigraphic sequence evolution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Jiange-Jiulongshan area,the Sichuan Basin[J].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7(3):8-15.
Authors:Hu Xin  Pei Senqi  Zhang Benjian  Chen Hui  Wang Yufeng  Yang X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