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影响共电沉积过程中纳米Cr、Al粒子复合量因素初探
作者姓名:郑中华  彭晓  赵敬棋  周月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基金
摘    要:在Ni与纳米Cr粒子或Al粒子共电沉积过程中,发现Ni镀层复合纳米Al粒子要比复合纳米Cr粒子容易.电化学测试表明:两种粒子在镀液中阴极极化行为不同,加入纳米Cr粒子后,极化曲线正向偏移,阴极极化降低.而加入纳米Al粒子后,极化曲线负向偏移,阴极极化增大.进一步用HREM对镀层中纳米粒子进行原子尺度观测,发现两者表面皆存在几个纳米厚的氧化膜层,提出了纳米粒子表面氧化膜半导体类型不同而引起粒子在镀液中吸附阳离子能力的强弱不同,是影响纳米粒子复合量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Cr、Al纳米粒子  共电沉积  Ni镀层  电化学测试
文章编号:1002-6495(2006)06-0084-03
收稿时间:2006-01-17
修稿时间:2006-02-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