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引入视通路视觉响应与融合模型的轮廓检测
引用本文:郭金朋,范影乐,武薇,朱亚萍.引入视通路视觉响应与融合模型的轮廓检测[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8,23(2):182-193.
作者姓名:郭金朋  范影乐  武薇  朱亚萍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杭州 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杭州 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杭州 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01154)
摘    要:目的 为了提高轮廓检测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增强弱轮廓边缘的提取能力,在结合视觉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方法。方法 模拟视觉信息在视通路中的传递和处理过程,首先根据神经节细胞的中心周边拮抗机制,实现初级轮廓信息的快速提取;接着利用高斯函数与高斯差函数之间的差异性来模拟外膝体非经典感受野的调制作用,实现纹理背景的抑制;然后构建了一种V1区多朝向简单细胞感受野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负值效应的DOG(difference of Gaussians)响应改进评价模式;最后考虑V1区复杂细胞在表征视觉高级特征的能力,给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处理的视通路视觉响应融合模型,实现目标轮廓的检测与增强。结果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对自然场景图像的轮廓检测具备有效性,本文选取RuG轮廓检测数据库中的40幅自然场景图进行轮廓检测实验,并与二维高斯导函数模型(DG)、组合感受野模型(CORF)和空间稀疏约束纹理抑制模型(SSC)等3种典型的自然图像轮廓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检测提取到的主体轮廓更加完整,具有较高的图像纯净度,整体上反映了本文所提轮廓检测方法所具备的生物智能性。本文方法的平均P指标为0.45,相较于对比方法具有更好的轮廓检测性能。结论 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自然轮廓检测提取能力,尤其对于图像包含部分弱轮廓边缘的检测。本文构建的新模型将有助于对视通路中各层级功能和内在机制的理解,也将为基于视觉机制的图像分析和理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 键 词:轮廓检测  多感受野  DOG负值效应  多视通路  视觉机制
收稿时间:2017/6/26 0:00:00
修稿时间:2017/10/11 0:00:00

Contour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sponse and fusion model of visual pathway
Guo Jinpeng,Fan Yingle,Wu Wei and Zhu Yaping.Contour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sponse and fusion model of visual pathway[J].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2018,23(2):182-193.
Authors:Guo Jinpeng  Fan Yingle  Wu Wei and Zhu Yaping
Affiliation:School of Automation,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School of Automation,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School of Automation,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nd School of Automation,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ontour detection  multiple receptive fields  negative value effect of DOG  multiple visual pathways  visual mechanism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