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中奥陶统风化壳古地貌特征 |
| |
作者姓名: | 马宁 丁晓琪 张威 祁壮壮 陈乙莱 朱颖 |
| |
作者单位: |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2.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重点领域储层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编号:2017ZX05005-001-010); |
| |
摘 要: | ![]()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中奥陶统风化壳古地貌控制着喀斯特气藏的分布。通过印模法利用风化壳之上的上覆地层厚度反映风化壳古地貌,由于很难准确进行去压实校正,恢复的古地貌精度较差。为此,通过恢复风化壳之下标志层(马家沟组五段第5亚段)的古构造,进而在古构造上叠加马五5亚段之上的中奥陶统残厚来进行风化壳古地貌的恢复。研究表明:(1)石炭纪之前,奥陶系古构造为一个北东倾的单斜,地层倾角在0.1°~0.6°之间,局部构造幅度在20~40 m。(2)中奥陶统风化壳古地貌自南西向北东发育高地、斜坡、洼地3种二级地貌单元,出露地层自西向东由老变新,从高地的马五10亚段到洼地的马六段,在斜坡上发育残丘、沟槽等三级地貌单元,其中残丘6个,沟槽3条。(3)高地古地貌上,地下水以垂向流动为主,溶蚀作用相对受限;斜坡古地貌上的地下水具有水平运动的特征,喀斯特化紊乱角砾岩中的砾石碎屑分选好、磨圆差,砾石之间的黏土来自马五段本身,喀斯特化深度达马五5亚段。(4)洼地古地貌上的地下水既有垂向运动又有水平运动,喀斯特化的角砾以镶嵌状为主,局部可见少许紊乱角砾岩,地层完整,垮塌不明显,喀斯特化深度较浅,仅...
|
关 键 词: | 鄂尔多斯盆地 富县地区 风化壳 古地貌 岩溶储层 中奥陶世 马家沟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