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中国电网将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以新能源为主、多类型电源共存的绿色智慧电网。然而,传统常规电源有限的调峰能力难以满足未来电力系统接入高比例新能源后的调峰需求,制约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并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因此,需要构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虚拟储能等多类型储能模型,并结合某省级电力系统4种典型场景和极端场景,在现有储能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基础上提出站在调度机构角度下的最优调峰效益模型。通过对某省级电网历史数据进行仿真验证,证明该模型在减少火电机组频繁启停、提升调峰经济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促进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