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紫娟”绿茶发酵过程中茶褐素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变化
引用本文:谭超,龚加顺,保丽萍.“紫娟”绿茶发酵过程中茶褐素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12).
作者姓名:谭超  龚加顺  保丽萍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基金
摘    要:以云南特有品种"紫娟"绿茶为原料,通过潮水后固态发酵,分析微生物对不同发酵时间段茶样中茶褐素的理化性质及光谱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紫娟"茶叶中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与茶褐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发酵阶段茶样的茶褐素中的多糖、蛋白质以及茶色素组成变化明显,单体氨基酸含量变化差异较大;矿物质元素如硫、磷、钾、镁、锌、锰元素的含量下降,钙、铁、铜元素的含量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加。总羧基的含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紫外图谱显示,"紫娟"茶褐素在200nm处有一个最大吸收峰,280 nm左右有一个特征吸收峰,显示蛋白质的存在。红外图谱显示,"紫娟"茶褐素为多羟基酚类物质,并有多糖残基的特征吸收峰。茶褐素理化性质的变化与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霉菌、酵母菌等真菌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紫娟  绿茶  普洱茶  茶褐素  理化性质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