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01~2018年我国热异常点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葛强  沈文举  李冉  李莘莘  蔡坤  左宪禹  乔保军  张云舟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 河南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 河南省空间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3.河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4.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成果转化部,北京 100101;5.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6.国家文物局,北京 100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704122)
摘    要:基于2001~2018年MODIS标准产品,研究了我国及七大区域热异常点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热异常点主要分布在除西北、西南之外的大部分地区;年际趋势上,2001~2014年间热异常点数量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为15.01%,2015年后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为14.96%。月季尺度上,热异常点在春、秋季节出现最为频繁(春:551 716个,秋:416 698个),春、秋季相对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春:164 898个,秋:186 727个),东北地区月均数量10月最高(118 274个);夏季热异常点数量最低(290 793个),多分布于华东地区(120 455个),华东地区月均数量6月最高(76 465个);冬季数量为358 483个,且在华南地区分布最多(108 209个),华南地区月均数量1月最高(37 770个)。研究有助于掌握我国典型区域的森林、草原火灾,以及由于秸秆焚烧、工业排放等引起热异常的变化情况,进而为区域灾害防治和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关 键 词:热异常点  秸秆焚烧  时空分布  MODIS  
收稿时间:2020-09-13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技术与应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技术与应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