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碳酸盐岩生物礁露头多尺度非均质性表征
引用本文:印森林,陈强路,袁坤,陈恭洋,吴有鑫,陈星月.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碳酸盐岩生物礁露头多尺度非均质性表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9):1518-1531.
作者姓名:印森林  陈强路  袁坤  陈恭洋  吴有鑫  陈星月
作者单位:1.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2.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6;3.长江大学录井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23;4.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5.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油气分布规律与资源评价”(2017ZX05008-006-004-002);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地质剖面全景可视化”联合资助
摘    要:针对碳酸盐岩高陡生物礁露头多尺度非均质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利用传统野外考察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数字露头技术相结合,对湖北省西部(鄂西)利川见天村野外多个不同尺度的露头剖面进行了采集、处理与地质解释,基于三维数字露头数据开展了不同尺度的生物礁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和岩相组合非均质性研究,并对重点露头进行了三维模拟,最后,阐述了生物礁内部有利储层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①无人机倾斜摄影处理后数字模型具有与图像信息对应的三维坐标,可精准定位任意点坐标和测量地质体规模。依据采集信息精度建立了米级别的见天村宏观模型、分米级别的见天村陡崖剖面和厘米级别的采石场剖面等3个模型,为多尺度生物礁非均质性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②露头区大尺度沉积相带主要为自西向东发育的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生物礁和碳酸盐岩斜坡相。中尺度以生物礁发育礁基、生物丘、礁核和礁顶等4个微相为主,其中,礁基以薄层板状灰岩为主,单层厚约20 cm,总厚60 m;生物丘以多层不规则丘状沉积为特征,单层厚约30 cm,总厚45 m;礁核为不规则的凸起块状岩隆,厚度约为80~120 m;礁顶为块状晶粒白云岩,厚度约为20 m;小尺度礁核内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5期旋回,受海平面升降影响,不同旋回生物组合和岩性差异明显。③生物礁有利储层以发育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的礁顶晶粒白云岩为最好,其次是发育生物体腔孔和溶蚀孔隙的礁核微相骨架礁灰岩,物性相对较差的为发育黏结格架孔、溶孔和重结晶后的晶间孔礁丘的藻黏结礁灰岩。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与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定量表征不同尺度生物礁露头非均质性,而且对指导生物礁型气藏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关 键 词:生物礁  无人机  非均质性  数字露头  层次结构  三维建模  见天村  
收稿时间:2021-12-21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