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包装方式预制烤鱼代谢物的差异 |
| |
引用本文: | 张艳,王圣开,聂青玉,等.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包装方式预制烤鱼代谢物的差异[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9):288−295.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100168. |
| |
作者姓名: | 张艳 王圣开 聂青玉 付勋 冯婷婷 熊春梅 李翔 |
| |
作者单位: | 1.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农林科技学院,重庆 404155;2.重庆市万州食品药品检验所,重庆 404000 |
| |
基金项目: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K202203501); |
| |
摘 要: |  为探究不同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比较托盒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组成。结果表明,在二级质谱信息下,3种包装的预制烤鱼共鉴定出318种代谢物。依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alue, VIP,VIP>1)和P<0.05,共筛选出47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脂肪酸类10种,核苷酸类10种,氨基酸类9种,有机酸及衍生物类7种,苯及衍生物类3种,醇胺类2种,其他类6种。通过对47种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的聚类热图分析,发现3种不同包装方式预制烤鱼的代谢物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气调包装烤鱼的多种呈味氨基酸和单磷酸腺苷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的真空和托盒包装。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气调包装对保持烤鱼鲜味有积极作用,将为烤鱼包装多样化发展提供方向。
|
关 键 词: | 预制烤鱼 非靶向代谢组学 包装 差异代谢物 |
收稿时间: | 2023-10-23 |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