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引用本文:张静, 孙晶波, 盛瑜, 安丽萍, 杜培革, 郭笑. 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39(12): 171-176.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8.12.030
作者姓名:张静  孙晶波  盛瑜  安丽萍  杜培革  郭笑
作者单位:1.北华大学药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3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0520033JH)长白山药用动植物活性多肽研究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资助项目(发改高技[2010]2455号)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165014)。
摘    要:以桦褐孔菌为试材,采用乙醇热回流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了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FRAP、DPPH·、ABTS+·三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25 g/mL,在此工艺下提取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53.25 mg/mL,提取率为10.66%。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200 μ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464.53 μmol/L FeSO4。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36.44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299.89 μg/mL。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接近V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潜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推广应用。

关 键 词:桦褐孔菌  黄酮  抗氧化活性
收稿时间:2017-10-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