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崔震昆, 周威, 胡梁斌, 莫海珍, 董建国, 李红波.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39(20): 314-319.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8.20.053
作者姓名:崔震昆  周威  胡梁斌  莫海珍  董建国  李红波
作者单位:1. 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2. 林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安阳 456550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72102110029,1721023102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952)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S2018-10-G2)2016年河南科技学院本科教学工程:校企合作课程(20160616)。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7A550002,18A550005)
摘    要: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经过加工重组的动物源性食品,其物种的原有形态已被破坏,感官鉴定很难辨别真伪。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定义、分类、掺假类型,说明了掺假的潜在危害,主要总结了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动物源性食品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食品安全  动物源性食品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收稿时间:2018-02-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