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食用蛋白的添加对鲤鱼鱼糜流变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崔旭海, 毕海丹, 崔晓莹, 甄宗圆, 赵文亚. 不同食用蛋白的添加对鲤鱼鱼糜流变和凝胶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39(16): 195-200,225.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8.16.035 |
| |
作者姓名: | 崔旭海 毕海丹 崔晓莹 甄宗圆 赵文亚 |
| |
作者单位: | 1.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山东枣庄 277160 |
| |
基金项目: | 枣庄学院国家级基金预研究项目(2014YY14)。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904057)枣庄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7NS09)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花生分离蛋白(peanut protein isolate,PPI)的添加对鲤鱼鱼糜流变和凝胶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变仪、质构仪、色差计等对添加不同蛋白鱼糜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凝胶强度、破断强度、凹陷深度、持水性以及白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添加量的SPI、WPI和PPI均能有效地改善鱼糜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破断强度、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但会降低破断深度和白度,但各测定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SPI和PPI的添加对鱼糜的流变性、破断强度、凝胶强度的提高效果更好,添加量为8%时,鱼糜的凝胶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其中SPI组可达3806.70 g·mm,比对照组增加了34.63%;WPI对鱼糜的保水性效果最好,添加量为8%时,失水率仅为12.6%;白度随着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PPI组与WPI组引起的白度降低较少,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实际鱼糜制品的生产中,应根据产品的特征选择适合的蛋白种类和合理的添加量,来提高鱼糜制品的品质。
|
关 键 词: | 大豆分离蛋白 乳清分离蛋白 花生分离蛋白 鲤鱼鱼糜 |
收稿时间: | 2018-01-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