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影响区连续孔隙状裂纹的表征及产生机理 |
| |
作者姓名: | 俞照辉 严红革 严军辉 文忠 李玮 |
| |
作者单位: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233;湖南大学,长沙,41008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8ZX0600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092) |
| |
摘 要: | 以凝固温度范围极宽的合金为对象,研究焊接热影响区的液化现象,表征该区域中出现的连续孔隙状裂纹,并分析其产生机理. 结果表明,连续孔隙状裂纹的产生与母材中残余第二相颗粒的连续分布、热影响区中出现的严重液化现象及液相的流失密切相关. 其产生机理在于:焊接加热时,第二相颗粒加剧了晶界液化的程度,并形成连接热影响区和焊接熔池的液相通道;冷却过程中,由于熔池区熔体体积收缩促使热影响区中的液相流向熔池;凝固末期,通道因胞状晶生长而被堵塞,导致液相无法从熔池回填,从而在热影响区形成连续孔隙状裂纹.
|
关 键 词: | 焊接缺陷 热影响区 液化裂纹 部分熔化区 热裂纹 |
收稿时间: | 2018-11-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焊接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焊接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