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国华 张展羽 王倪进 皮晓宇 左长清 |
| |
作者单位: |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设计院,江苏,南京,210098;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北京,100026;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海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
| |
摘 要: | 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的荒坡地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后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对减小土壤密度、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效果最好,横坡间种农作物的坡地果园对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最好;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均高于裸露地,且以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各指标含量最高。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同样以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的梯田果园最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措施的生态果园对土壤的生态恢复效果较好,尤以前埂后沟梯壁植百喜草梯田果园效果最好。
|
关 键 词: | 红壤种植试验 生态恢复 土壤质量 南方丘陵区 |
文章编号: | 1006-7647(2007)05-0019-04 |
修稿时间: | 2006-11-28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