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钢的控制轧制
引用本文:T.Tanaka ,张展文.钢的控制轧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5(Z1).
作者姓名:T.Tanaka  张展文
摘    要:控制轧制的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组织,从而提高热轧钢的强韧性。综观控制轧制的发展可以看出它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①在高温下的再结晶区变形;③在紧靠Ar_3以上的低温无再结晶区变形;③在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变形。要强调的是,无再结晶区变形的重要性在于,奥氏体中产生变形带而把奥氏体晶粒划分为好几部分。在γ-α两相区变形产生一种由转变之后的等轴晶粒和亚晶所组成的混合组织,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和韧性。常规的热轧与控制轧制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的铁素体只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核,而后者在晶内及晶界上形核,因而导致晶粒组织更加细小。控轧钢材中形成织构,将引起机械性能沿板面的各向异性和沿板厚度方向上的脆性。后者是造成夏比(冲击)试样出现层状断裂的主要原因。目前控制轧制意味着包括如下全部工艺:①选择适当的化学成分;②正确的钢坯加热温度以获得细小而均匀的γ晶粒;③由于反复地进行变形与再结晶,γ晶粒细化;④在无再结晶区内变形;⑤在γ-α两相区变形和⑥控制冷却速度。本文对控制轧制的基本现状,例如奥氏体的再结晶过程、铌阻止奥氏体再结晶的机理、显微组织伴随着变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强度和韧性的因素等方面加以综述,而对薄板厂中的控制轧制生产工艺则予以概略的介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