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评价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陈赞旭 周来 张绍良 杨永均 侯湖平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
| |
摘 要: |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评价研究。本文构建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山生态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受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科技创新、政治环境、矿山企业投入、生态基础条件等主要因素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及内部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东北亚和西亚北非区域的修复能力较强,东南亚和中东欧区域的修复能力一般,中亚和南亚区域的修复能力较弱。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得分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得分最低的国家是塔吉克斯坦。中国排名第九位,属于中上等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生态修复 能力评价 熵值法 一带一路 矿山 |
收稿时间: | 2020-04-04 |
修稿时间: | 2021-07-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矿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矿业》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