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河中游主要产沙区下垫面变化减沙作用评估
引用本文:王玲玲,左仲国,肖培青,董飞飞,王昌高,侯欣欣.黄河中游主要产沙区下垫面变化减沙作用评估[J].人民黄河,2020,42(9).
作者姓名:王玲玲  左仲国  肖培青  董飞飞  王昌高  侯欣欣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摘    要:2000年以来,黄河上中游干支流来沙量明显减少。为了揭示黄河中游主要产沙区土壤侵蚀特征和水土保持措施使下垫面变化的减蚀和减沙作用,基于GIS与RS技术,利用CSLE模型,定量分析了主要产沙区2000—2013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异特征,并在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以1980年的下垫面为基准,评估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下垫面变化的减沙效果。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在降雨侵蚀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呈下降趋势,但遇到强降雨年份,仍然可能产生较为剧烈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坡长、降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强烈及以上等级的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相对较低;在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与1980年相比,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水土保持措施使下垫面变化造成的减蚀量分别为1.22亿、1.95亿、3.29亿、3.45亿t,减蚀效果明显。

关 键 词:土壤侵蚀  下垫面变化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作用  主要产沙区  黄河中游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