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口粗粉砂和极细砂输移特性研究 ——幕式再悬浮和底形运动
作者单位::程和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宋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薛元忠(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摘    要:在长江口区主航槽中利用悬浮物浓度测定系统(ACP-1)第一次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burst)和床面泥沙喷发(ejection)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同时利用高分辨率流速仪以及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等手段获得了大量底形沙波的实测图像和数据。这些图像和数据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南港之间粗粉砂至极细砂在涨落潮流的作用下,呈现静止——细颗粒泥沙起、悬扬——粗颗粒喷发运移的同时进行大尺度底形运动—细颗粒起扬、悬扬—静止的输移循环模式,即当U<50cm/s,泥沙在底床上基本不运动;50cm/s<U<65cm/s,小尺度紊流猝发发生,泥沙开始小尺度起扬,并有幕式猝发现象;65cm/s<U<100cm/s时,小尺度紊流猝发强度和持续宽度急剧增大,床面细颗粒泥沙开始喷发导致床面开始冲淤,形成中小尺度沙波;100cm/s<U<110cm/s时,大尺度紊流形成,床面粗颗粒泥沙开始喷发;到了U>110cm/s时,宏观紊流规模更大,床面粗颗粒泥沙的喷发强度和持续宽度急剧增大,导致床面形成大尺度沙波运动。由于U>110cm/s的落潮流速远远大于涨潮流速,且落潮最大流速达137cm/s,落急(流速>100cm/s)历时(3小时16分)长,因而发育了大量陡坡朝向下游的大尺度底形沙波,尤其是波长>10m的大尺度沙波都是朝向落潮流方向;而涨潮最大流速仅113cm/s,涨急(流速>100cm/s)历时仅约40分钟,因而没有发育朝向上游方向的沙波。

关 键 词:粗粉砂  极细砂  幕式再悬浮  猝发  喷发  底形运动  输移模式
文章编号:0468-155X(2000)01-0020-08

Mechanics on Transport of Coarser Silt and Very Fine San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uthors:CHENG He-qin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