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PU学习算法的虚假评论识别研究
引用本文:任亚峰, 姬东鸿, 张红斌, 尹兰. 基于PU学习算法的虚假评论识别研究[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 52(3): 639-648. DOI: 10.7544/issn1000-1239.2015.20131473
作者姓名:任亚峰  姬东鸿  张红斌  尹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 430072) (renyafeng@wh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33012,61173062,6137310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计划招标项目(11&ZD189)
摘    要:识别虚假评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先前工作集中于启发式策略和传统的全监督学习算法.最近研究表明:人类无法通过先验知识有效识别虚假评论,手工标注的数据集必定存在一定数量的误例,因此简单使用传统的全监督学习算法识别虚假评论并不合理.容易被错误标注的样例称为间谍样例,如何确定这些样例的类别标签将直接影响分类器的性能.基于少量的真实评论和大量的未标注评论,提出一种创新的PU(positive and unlabeled)学习框架来识别虚假评论.首先,从无标注数据集中识别出少量可信度较高的负例.其次,通过整合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和K-means,分别计算出多个代表性的正例和负例.接着,基于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Dirichlet process mixture model, DPMM),对所有间谍样例进行聚类,混合种群性和个体性策略来确定间谍样例的类别标签.最后,多核学习算法被用来训练最终的分类器.数值实验证实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超过当前的基准.

关 键 词:虚假评论  全监督学习  PU学习  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  多核学习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