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下官坊含铜岩体矿化特征与岩石地球化学 |
| |
作者姓名: | 朱赖民 任仓智 郑俊 熊潇 姜航 李蓓 丁乐乐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 71005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30426 ; 41272092;41803039)及中国博士后基金(编号:2018M643712)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柞水—山阳矿集区是南秦岭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区,广泛出露白沙沟等浅成—超浅成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及与之有关的矽卡岩—斑岩型矿床(化)。文章在对柞水—山阳矿集区下官坊岩体矿化地质特征观测的基础上,对该矿集区内的下官坊含矿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成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成矿潜力。下官坊岩体岩性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的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测定表明,下官坊岩体的岩浆侵位年龄为139~144 Ma。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下官坊岩体的岩浆源区可能为地壳熔融岩浆与地幔重熔岩浆的混合,并且具有较高的混合均一化程度。下官坊岩体显著富集成矿元素Cu,其成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矿化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类型、岩石矿物组合与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相似,指示该岩体具有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潜力。下官坊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造山带应力状态由挤压转向伸展,引发强烈壳幔相互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并随之形成了含矿岩体及其矽卡岩型矿化。
|
关 键 词: | 锆石U-Pb年龄 锆石Lu-Hf同位素 下官坊岩体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 |
收稿时间: | 2018-12-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矿产勘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产勘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