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页岩气保存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范明, 俞凌杰, 徐二社, 杨振恒, 张文涛, 刘伟新. 页岩气保存机制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 2018, 40(1): 126-132. doi: 10.11781/sysydz201801126
作者姓名:范明  俞凌杰  徐二社  杨振恒  张文涛  刘伟新
作者单位:1.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江苏 无锡 214126;;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下古生界油气封盖机理与盖层有效性评价”(2012CB214803)资助。
摘    要:常规天然气与页岩气在储集空间上的本质差别就是孔径或孔隙结构的差异。根据四川盆地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埋藏史、含气量、生产数据及解吸气同位素分馏这4方面资料,指出页岩气是以单个或多个有机质碎片所形成的连通孔隙网络为单元被保存在页岩中,毛管压力与静水压力是页岩气孔隙压力的保存机制,因此页岩的富气程度不受构造形态或圈闭的控制。构造活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破坏主要决定于构造升降对静水压力破坏及地质应力对页岩页理面的破坏程度,水平挤压条件下层理面张开所引起的毛管封闭能力下降,导致页岩气散失。而断层往往是应力释放区域,使页理面不会受到进一步的破坏,相反可能对下盘起到保护作用,成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目标。根据毛管力原理可进一步估算页岩气的可采收率,从而为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关 键 词:含气量   毛管压力   超压   保存条件   页岩气   焦石坝地区   四川盆地
收稿时间:2017-10-11
修稿时间:2018-01-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