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数据通信》2011,(22):92-93
“今天就是未来”,用户行为最终决定了行业发展的方向。近日,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公司发布了最新的移动搜索数据,围绕“用户分布及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手机浏览器”、“应用商店”五个主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讯世界》2011,(8):21-21
易观智库日前发布本季度《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以百度移动搜索数据为基础,围绕用户分布及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手机浏览器和应用商店5个主题展开分析,带来了最新最详细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储然 《世界电信》2007,20(11):26-28
移动搜索,是指以无线网络为数据传输承载层,将分布在互联网和移动网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然后供用户利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查询的业务形式。移动搜索引擎的搜索内容来自传统互联网资源和移动通信网络资源(WAP资源),基于传统互联网内容的搜索是传统搜索引擎在无线领域的延伸,区别在于用户终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PC变为手机等移动终端)。  相似文献   

4.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和业务呈爆炸式增长,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电脑上网用户,5年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将超过传统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5.
, 《通讯世界》2012,(9):35-36
近日,百度发布了2012年第2季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报告以百度移动搜索数据为基础,报告样本量高达3.88亿,围绕“用户分布及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终端品牌”、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之一。围绕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的发展呈现出3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紧紧围绕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体验,趋向终端与服务一体化;二是实现终端多样化;三是代表着3G竞合时代终端融合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孙永杰 《通信世界》2017,(30):50-51
在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下,移动终端作为应用和内容的载体,实现了互联网服务和广告向用户的更深渗透,也有效拉动了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增值业务.终端已经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第一入口.而如何做好终端营销、掌控用户第一入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为此,三大运营商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其中中国移动在终端上的发展更是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流量从传统的Internet网络向移动网络和Wi—Fi网络转移。带有Wi—Fi接入功能的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终端和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一起,为用户带来了崭新的用户体验和新的应用模式。UT斯达康公司周翔所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Wi—Fi方案》一文,介绍了UT斯达康最新的智能Wi—FiAP解决方案。此方案性能优异,抗干扰能力强,易于部署且价格低廉,可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信运营商只有抛弃定制终端模式、传统业务模式以及传统思维模式,朝着"终端+服务"的方向前进,才能真正走上移动互联网之路……终端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借由移动终端切入到移动通信领域,电信运营商在通信领域仅存的贴近用户和理解用户感知的优势被颠覆,在新一轮的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移动互联网行业形成以移动终端为中心,服务为重心的发展模式。面对移动互联网新发展模式的出现,电信运营商流量运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通信》2009,(8):56-57
众巨头欲问鼎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发展面临新挑战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有5000万用户尝试用手机访问互联网,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34%,手机用户上网的频率正稳步提高。随着未来以“上网本”为代表的新式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不断推出,智能手机占手机销量比例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正在孕育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商机。  相似文献   

11.
魏亮 《世界电信》2009,(1):66-67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 移动互联网采用2G、3G以及E3G等移动通信网作为接人手段,并以WAP以及Web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公众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终端可以是手机、专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以及配置了数据卡的便携电脑。2009年,移动互联网将迎来高速增长期,运营商的一系列举措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近期,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加速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移动互联网加速技术概况 移动互联网加速技术从对象上来说,包括两大类:手机终端用户和数据上网卡用户。现阶段各运营商关注的重点是数据上网卡业务的加速,将来由于手机用户数量的增加和手机终端性能的提高,互联网加速对象的关注重点将转变为手机终端用户。  相似文献   

13.
<正>移动互联网是相对桌面互联网而言的,它通常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相比,其终端屏幕不及PC,带宽也不及固网,资费通常比有线接入贵,但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具有个性化、私密化、娱乐化、互动性的特点,能够获得用户身份、用户位置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和互联网运营商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基于用户行为分析成为营销的一种重要方式。大数据环境下,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使得现行系统负担越来越重。本文给出了一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设计方案。首先从网络业务的角度,分析大数据下用户行为的特点。其次给出系统总体设计、包括Hadoop框架下系统技术架构和系统设计框架。最后给出了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5.
程子阳 《移动通信》2012,36(5):30-35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现状与特征;然后阐述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包括八点:手机中心化,信息化、娱乐化、商业化与行业化,SNS与LBS将成为业务融合的基础平台,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新技术将会影响业务的设计与性能,愈发关注用户的互动与体验,移动互联网业务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业务国际化和服务本地化;最后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作了展望,指出:终端操作系统是各方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移动Web运行环境有可能取代操作系统成为移动互联网竞争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是创新最为活跃的朝阳行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网的高度覆盖性和互联网的开放互动性优势。21世纪3G网络的的发展,手机终端性能的飞速成长,智能系统的良好用户体验,无不昭示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被视为下一个发羼潜力巨大的技术领域和产业方向。随着3G网络规模商用、无线宽带网络能力迅速增长以及用户终端智能化能力不断提高,多种互联网业务将在移动终端上得到规模应用,拉动移动器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满意度的移动终端评测方法。以用户群分类研究为基础,分析影响不同类型用户对移动终端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设计移动终端满意度评测模型,对新终端整体用户满意度及销售情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陈森  陈超  张小勇  王磊  孙鹏 《电信科学》2015,31(4):154-161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逐渐演进和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层出不穷,竞争非常激烈,而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业务感知成为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评估系统针对移动互联网各项主流业务搭建了一套用户感知评估体系,为每项主要业务设计了一套KQI(key quality indicator)以及具体的识别、提取、计算方法.利用用户感知评估系统对海量数据分组的大数据分析还原复现了用户的业务行为,并从各个维度计算获得了各项KQI的得分,实现了全面、及时、准确地评估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感知,从而为网络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网公司提供高附加值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中国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产业基础。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终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系统、芯片、软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2011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超过1.1亿户,超过2010年一年的总量。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成熟,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2年7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10.62亿,其中3G用户达到1.84亿用户,消费者已形成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上网的习惯,手机超过其他终端成为第一大上网方式。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