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禽类食品的涂膜料,经油炸后,可降低水分损失约16%,减少油脂吸收约33%。从而改善嫩度、口感和风味,提高了出品率,降低了含脂量。对土豆泥球,甲基纤维素的涂膜料具有更好的持水性(约高15%)和少吸收油脂83.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者少吸收61.4%,玉米醇溶蛋白者少吸收59.0%。  相似文献   

2.
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均为水溶性纤维素醚。这些纤维素衍生物的水溶性,增稠性,热胶凝性,表面活性,成膜性和胶粘性使其在工农业和食品工业中获得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胶被认为是稀释水包油体系中最适用的胶体.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就是用阿拉伯胶将柑桔香精油制成水分散的乳状液,然后用在柑桔味的软饮料中.但是多年来,由于阿拉伯胶的主要生产地区非洲不可预测的气候波动以及政治动荡,阿拉伯胶的稳定供应得不到保证.本文研究了将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应用在8%和12%的浓缩橙子油乳状液中以替代20%的阿拉伯胶,结果表明能够显著降低用量,并且能够在4个月以上的常温保藏状态下获得相当或更加的视觉和粘度的稳定性.将这种浓缩乳状液应用在冷灌装饮料(大部分的软饮料)中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4.
有些水果采摘后的保鲜期很短,造成运输过程中出现腐烂而浪费。为了延长水果保质期,本研究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甘油分别作为成膜基质和增塑剂,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2%、0.4%、0.6%、0.8%、1.0%)的三颗针提取物(BRE),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果涂膜。测定了该膜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将成膜溶液分为对照组、HPMC涂膜组、HPMC/BRE-0.6涂膜组、HPMC/BRE-1.0涂膜组,对香蕉进行涂膜后于室温下贮藏,定期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其失重率、VC含量和可滴定酸度。结果表明:随着BRE含量增加,膜的力学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雾度值总体呈增加趋势。当BRE含量达到0.6%时,膜可以屏蔽波长为200~400 nm的光,水蒸气透过系数达到最小值3.51 gm-1 s-1 Pa-1×10-10,体现了良好的紫外屏蔽性能、水蒸气阻隔性能,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良好的抑制效果。在香蕉保鲜实验中,不同涂膜处理对香蕉的失重率、VC含量、可滴定酸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普鲁兰多糖为主要成分,κ-卡拉胶作为凝胶剂,研究不同组成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配方。基于单因素实验,对复合膜的配方通过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普鲁兰多糖含量9.53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量6.000%,κ-卡拉胶含量2.315%,甘油含量7.903%。在此条件下,经过实验测试,所得到的复合膜断裂伸长率为56.35%±1.48%,抗拉强度为(2.68±0.39)MPa,凝胶强度为(785.48±10.32)g/cm2,透光率为46.73%±3.87%。实验验证结果与理论值相近,响应面优化所得结果对于复合膜实际生产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胶原/氧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制备性能更优的胶原膜,使其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采用不同氧化度的氧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DHPMC)与胶原以质量比1:1.25共混成膜,考察DHPMC氧化度对胶原复合膜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原复合膜的三股螺旋结构未被破坏,且相比于纯胶原膜,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酶降解性和亲水性能均有增强,结构更加均匀致密。当DHPMC氧化度较低(氧化度17.78%)时,DHPMC分子中的醛基与胶原的氨基形成共价键,体系的相互作用增强,且DHPMC氧化度低,对复合膜的成膜性能影响小,使得复合膜的抗张强度(115.74 MPa)和热变性温度(76.24℃)相较于胶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复合膜(104.69MPa,69.67℃)提高。当DHPMC氧化度较高(氧化度45.12%)时,DHPMC的醛基含量增加,但同时纤维素降解程度也增加,使得复合膜的抗张强度(93.56 MPa)和热变性温度(71.13℃)下降。因此,采用低氧化度的DHPMC与胶原共混可制得综合成膜性能更优的复合膜,将扩大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ACS)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主要成膜基材,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了HACS/HPMC可食性膜。研究了不同配比的HACS与HPMC对可食性膜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亲水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PMC比例的增大,HACS与HPMC之间的氢键作用减弱,复合膜的水溶性增大,连续相由HACS转变为HPMC,但HACS与HPMC的相容性变差。HPMC可有效降低可食性膜的结晶程度并抑制其在储藏过程中的老化。在复合膜中,当HACS与HPMC比例为8∶2时,可食性膜具有最大抗拉强度(7.5 MPa)、断裂伸长率(14.7%)、水接触角(84.33°)和最低水蒸气透过系数(2.17×10~(-10 )g·m·m~(-2)·s~(-1)·Pa~(-1))。纯HACS膜和纯HPMC膜的透光性能均优于HACS/HPMC复合膜。  相似文献   

8.
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肠溶缓释材料,其中的乙酰基和琥珀酰基含量对于产品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测定这些酰基十分必要。目前,有关该化合物中乙酰基和琥珀酰基含量测定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准确性差等许多不足。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反相C18型(5μm,250×4.6mm)色谱柱,以0.02mol/L pH=2.8KH2PO4缓冲溶液为流动相,215nm为检测波长进行测定,乙酸和丁二酸在0.03-0.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92、R2=0.99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4%、2.32%(n=6),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3%、99.4%。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与化学滴定法相比,可得到一致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60、100、140 MPa高压处理对0.5%大豆亲脂蛋白(lipophilic protein,LP)与0%、0.01%、0.05%、0.1%、0.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HPMC)复合乳液形成的影响,揭示蛋白质结构变化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接触角测量仪和红外光谱研究不同压力处理LP与可溶性HPMC复合物形成乳液的流体动力学半径、界面吸附特性和LP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表明,60?MPa处理下的乳液其乳化性、贮藏稳定性和界面吸附能力较低,随着压力的增加乳液粒径变小,乳滴形状规则、分布均匀,乳液表面负电荷增加;均质压力在140?MPa、纤维素质量分数0.1%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高达223.05?m2/g和290.5?min;不同压力处理改变了LP二级结构,影响了与可溶性HPMC的结合,进而影响所形成乳液在油-水界面吸附特性,结果证明HPMC质量分数为0.1%时其亲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复配体系为研究对象,使用旋转流变仪对复配体系进行稳态剪切、频率和温度扫描测试,分析溶液质量分数和复配比对KGM/HPMC复配体系黏度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GM/HPMC复配体系为非牛顿流体,体系质量分数和KGM含量的增加,使复配溶液的流动性降低,黏度增加。在溶胶态,KGM和HPMC分子链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排列更为致密的结构。增加体系质量分数和KGM含量,均有利于维持该结构的稳定性。在低质量分数体系中,提高KGM含量有利于形成热致凝胶;而在高质量分数体系中,提高HPMC含量有利于形成热致凝胶。  相似文献   

11.
以乳清浓缩蛋白(WPC)为基料,通过添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添加量为蛋白质量的5%~25%)和转谷氨酰胺酶(TG酶)对膜的性能进行改良,研究HPMC的添加量和转谷氨酰胺酶的交联作用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PMC能显著提高蛋白膜的抗拉强度,降低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p<0.05),TG酶能有效改善乳清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柔韧性。当HPMC的添加量为乳清蛋白的20%时,复合膜的抗拉强度较好,表观光滑平整。制备WPC-HPMC复合膜进行奶茶粉、方便面调料包、油包,苏打饼干的初步包装实验,研究了包装产品在储藏12 d期间质量变化情况。结论:乳清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具有一定包装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ACS)、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成膜基材制备可食性食品包装膜。为解决两者在制膜过程中的相分离问题,通过力学性能、水溶性、结晶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分析,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单甘酯、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添加量(1%,2%,3%)对HACS/HPMC复合膜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乳化剂主要通过与直链淀粉形成V型结晶结构而影响HACS/HPMC复合膜的性能。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添加乳化剂增加HACS与HPMC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添加2%单甘酯的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优,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到10.24 MPa和15.86%,复合膜的截面与表面光滑平整。研究证明添加2%的单甘酯可有效的提高HACS与HPMC在成膜过程中的相容性,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13.
14.
以"乌种"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核黄素复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涂膜处理对采后杨梅果实在1℃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1mmol/L核黄素或1%HPMC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杨梅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腐烂率上升和品质劣变。核黄素复合HPMC涂膜处理则较单一处理更为显著(p0.05)的抑制了杨梅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并降低了果实呼吸速率和MDA积累,从而维持了果实品质。同时,复合处理可显著(p0.05)诱导杨梅果实在贮藏期间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如PAL、C4H、4-CL和DFR活性的上升,从而使经复合处理的果实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榭皮素-3-O-芸香苷、杨梅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均显著(p0.05)高于单一处理水平。结果说明,核黄素复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涂膜处理在采后杨梅果实保鲜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油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方式,油炸食品因其独特的色香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淀粉基食品是油炸食品常用原料,薯条、油条、方便面等淀粉基油炸食品均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油炸过程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等危害物质,过量食用油炸食品会导致超重、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人们开发了新型油炸技术来提高油炸食品品质,真空油炸就是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作者重点介绍了真空油炸技术的原理、优点及与其他技术的联用,详细阐述了真空油炸技术对淀粉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真空油炸淀粉基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生产出更健康的淀粉基油炸食品,减少饮食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涂膜处理对"乌种"杨梅果实冷藏期间品质、花色苷合成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杨梅果实分别置于0.5%、1%、5%和10%的HPMC溶液中浸泡10 min,随后在室温下缓慢风干以在果实表面形成稳定涂膜,最后将果实于1℃下贮藏8 d,每隔2 d取样测定果实品质和生理指标、花色苷含量以及花色苷合成关键基因表达丰度。结果显示:采用5%的HPMC涂膜处理较其他处理浓度可更为有效的降低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提高TSS和TA含量以及感官分数并抑制p H值的上升;5%HPMC涂膜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延缓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另一方面,经5%HPMC涂膜处理的杨梅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PAL1和CHS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并伴随着果实花色苷的积累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提升。由此推测,5%HPMC涂膜处理可显著延缓杨梅果实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并降低呼吸底物的消耗从而维持果实品质和风味,并可有效诱导杨梅果实贮藏期间PAL1和CHS基因的表达以促进花色苷类物质的合成,最终提高了果实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乳液模板法制备了不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黄原胶(XG)浓度的初榨椰子油凝胶,对所得乳状液和油凝胶进行了粒径分析、微观结构观察、流变测定、油损失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探讨HPMC和XG浓度对初榨椰子油凝胶形成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和粒径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HPMC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获得油...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不合塑化剂和含有多元醇类塑化剂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涂布纸,研究了涂布量、塑化剂种类[丙三醇(GLY)、山梨糖醇(SOR)和聚乙二醇(PEG)]和塑化剂用量(20%~50%)对生物聚合物涂布纸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甲基纤维素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以甲氧基取代纤维素中的无水葡萄糖单元上羟基的形成的一类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具有保水、增稠、乳化、成膜、适应pH范围广及表面活性等功能,其最为特殊的是热可逆凝胶性,即其水溶液在加热情况下形成凝胶,当冷却时又变回溶液,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油炸食品、甜点、调味酱、汤、饮料、香精和糖果中。甲基纤维素中的超级凝胶具有比常规甲基纤维素热凝胶三倍以上的凝胶强度,具备了超强的黏附性能,保水和保型性能。它可以使重组成型类食品在加热时和加热后更长时间地保持食品所需的结实质构和多汁的口感。其典型应用有速冻食品、素食制品、重组肉、鱼和海鲜制品和低脂香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