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浸渍法制备Pd/C催化剂,用于3,4-二甲基苯基-D-核糖胺的合成,研究了活性炭种类、还原方法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C催化剂是该缩合还原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在低压下的单程收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氯酸钠酸性条件下用甲酸还原 ,以过碳酸钠为稳定剂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催化剂焙烧条件,还原过程因素(还原气组成、升温速率和还原气空速),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温度、压力、H2/CO2进料比、空速和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探讨了Cu-Zn-O催化剂各组成的功能.并弄清了催化剂的反应特性,获得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4.
硫铁矿还原氯酸钠制二氧化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硫铁矿还原氯酸钠制备二氧化氯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反应的最佳条件是:硫铁矿过量6%-9%,温度为60℃左右,氯酸钠初始浓度为4-5mol/L,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50%以上,该法具有反应温和,易于控制,硫酸消耗少,成本低廉和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宋超  何杰  李杰  赵红义  付焱 《化学试剂》2012,34(6):555-558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体系,考察了3种不同原料的合成路线,实现了标题化合物的制备。建立了以环己酮为原料,经Knoevenagel反应、还原制备的路线。通过对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还原试剂等对反应产率影响的研究与考察,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最佳合成工艺,总收率83.6%,结构经核磁、质谱确证。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水合肼还原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Pd/C为催化剂,水合肼为还原剂由p-硝基乙酰苯胺还原制备p-氨基乙酰苯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p-硝基乙酰苯胺的水合肼还原反应中催化剂用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n(p-NO2C6H4NHCOCH3):n(N2H4H2O))=1:1.8、0.8%Pd/C催化剂8.5g/mol p-硝基乙酰苯胺时.80℃,反应3小时,p-硝基乙酰苯胺的转化率达100%。用质谱及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在液相色谱跟踪下对还原反应的历程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使制备方法更加环境友好,文章研究了有机溶剂量对微波反应制备Pd/C系列催化剂的影响,并采用XRD、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研究表明:当有机溶剂使用量降到5mL时,该催化剂依然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一系列不同组成的Pd-Co/C合金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发现活性组分粒径约为3.5nm时,Pd2Co/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过氧化氢法制备二氧化氯工艺为基础,提出以过氧化氢、复合催化剂构成复合还原剂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方法。通过分析单因素的影响,以二氧化氯产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复合还原剂法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64℃、反应酸度5.3 mol/L、复合催化剂中A含量比0.66条件下,可制得二氧化氯产率为94.77%。  相似文献   

9.
催化还原法合成谷氨酰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以粉末Raney镍作催化剂,在常压下进行L-谷氨酸r-酰肼的催化还原,试验了谷氨酰胺的合成.该催化剂在反应液当碱性条件下显示出高活性,在pH=11,50℃下反应8h谷氨酰胺的收率为81%,副产物焦谷氨酸收率为17%.在使用氢化硼钠还原时,生成物为脯氨酸,作为谷氨酰胺的合成法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氮掺杂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的含氮碳催化材料发展状况,包括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热处理条件、金属的种类及负载量、碳载体、新型合成方法等影响催化剂氧还原活性的几个因素。针对当前研究工作的局限展开了评论,指出催化机理和优化制备过程是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深入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温室气体CO2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利用太阳能将CO2还原为烃类等有机物将给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带来益处.介绍了CO2光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催化剂,主要涉及TiO2、金属配合物以及一些其它金属氧化物.阐述了各类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结构特征、光催化还原CO2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存在的问题.通过催化剂设计,提高光催化反应活性和光...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金属含量的Co/SiO2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非原位还原条件、进料空速、氢分压变化对其氢解反应影响。结果发现,钴基催化剂在非原位还原后进行反应时有氢解反应伴随发生。催化剂上金属含量越高、还原温度升高和还原时间延长,氢解反应越明显;较高的进料空速及较高的氢分压有助于抑制氢解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许勇  汪仁 《工业催化》1994,2(3):16-22
本文研究了催化剂焙烧条件,还原过程因素(还原气组成、升温速率和还原气空速),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温度、压力、H2/CO2进料比、空速和催化剂的热橄定性。探讨了Cu-Zn-O催化剂各组成的功能 并弄清了催化剂的反应特性,获得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和清洁能源载体。合成氨的工业方法—哈伯工艺存在能耗高且释放大量CO2温室气体等问题。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因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绿色环保而得到广泛关注,该过程急需开发兼具成本低廉、高导电性、高活性、高选择性等特点的复合催化剂。本文首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然后采用一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的Fe-Ag/rGO复合双金属催化剂以及Fe/rGO、Ag/rGO两种单金属催化剂,采用SEM、EDS和XRD对其微观形貌、元素组成以及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对比了Fe-Ag/rGO复合双金属催化剂以及Fe/rGO、Ag/rGO两种单金属催化剂的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和清洁能源载体。合成氨的工业方法—哈伯工艺存在能耗高且释放大量CO2温室气体等问题。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因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绿色环保而得到广泛关注,该过程急需开发兼具成本低廉、高导电性、高活性、高选择性等特点的复合催化剂。本文首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然后采用一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的Fe-Ag/rGO复合双金属催化剂以及Fe/rGO、Ag/rGO两种单金属催化剂,采用SEM、EDS和XRD对其微观形貌、元素组成以及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对比了Fe-Ag/rGO复合双金属催化剂以及Fe/rGO、Ag/rGO两种单金属催化剂的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丁强 《气体净化》2005,5(3):29-29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在高温下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剂及使用催化剂处理合成气的方法。该催化剂中含有锰和锆的氧化物,其中锰与锆的物质的量比为0.05~5.00,还原后的催化剂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至少为50%。处理过程是将合成气与该催化剂接触,所得气体中的氢或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反应过程中没有烃生成。  相似文献   

17.
谢定中  杨伍军 《化肥设计》2012,50(2):30-33,37
分析了氨合成氧化态催化剂现场还原的缺点以及预还原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为解决上述不利因素而研发的还原态催化剂XA201-H-1的还原机理、制备过程以及催化剂的更换、装填方案;工业应用实例表明,该还原态催化剂在提高还原质量、缩短还原时间以及减少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镍为原料,研究不同催化剂对液相氢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的作用效果,重点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可以促进液相氢还原反应的进行,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氢氧化 镍浆液还原成金属镍粉的还原率;活性镍粉、PdCl2、RuCl3及蒽醌4种催化剂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 10 mg/L的PdCl2作为催化剂配料,可以使硫酸镍液相氢还原反应制备超细镍粉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最高的还原率。  相似文献   

19.
催化还原技术处理水溶液中氯代有机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烷为代表物,研究了水溶液中氯代烷烃的催化还原脱氯技术,使用的还原剂为废铁刨花并添加催化剂和极化材料.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氯代有机物在零价铁体系中有效地发生还原反应,能迅速脱氯为氯离子,降低氯代有机物的毒性。探讨了有机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还原脱氯速率和反应中间产物,四氯化碳的反应产物主要是二氯甲烷,而1,1,2,2-四氯乙烷的主要反应产物是二氯乙烯。氯代有机物直接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脱氯是其主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CuO+N iO/HZSM-5催化剂,使正丁醇与氨在常压下一步直接合成正丁胺。对于该反应过程中,不同载体、不同反应温度、不同还原温度、活性组分的不同配比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利用XRD考察了不同载体上CuO,N iO的还原状态。确立了最佳还原温度和最佳反应条件:在300℃的还原温度下,反应温度为200℃时,正丁醇转化率为93.9%,正丁胺选择性为96.55%,正丁胺产率为90.66%。该研究制备出了高选择性、高活性的催化剂,为低碳脂肪胺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有特色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