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季定纬  张婉  顾义师  张颖  黄丹 《印染》2013,39(18):22-2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阴离子-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羧化硬脂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POE-5),并将其应用于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皂洗。对K/S值、L*值、耐洗色牢度及摩擦牢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皂洗温度和POE-5用量对皂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皂洗工艺为皂洗温度60~80℃,POE-50.5 g/L,皂洗后染色织物的K/S值和各项牢度可达到或超过标准皂洗(皂片2 g/L,温度100℃)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常规皂洗和超声波皂洗进行对比,探究了活性染料染色织物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皂洗温度、皂洗时间、皂粉用量、助剂用量对皂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加皂洗助剂的超声波皂洗最佳工艺为:皂洗温度65℃,皂洗时间15 min,皂粉用量4 g/L;加皂洗助剂的超声波皂洗最佳工艺为:皂洗温度65℃,皂洗时间15 min,皂粉用量2 g/L,皂洗助剂1.5 g/L.该条件下,超声波皂洗牢度均能达到4~5级,高出常规皂洗条件皂洗牢度0.5级.  相似文献   

3.
采用皂洗酶210B作为活性艳蓝KN-R、活性深蓝B-2GLN和活性蓝K-3RL染色棉织物的皂洗剂和脱色剂,探讨了皂洗酶浓度、温度、时间、pH值、硫酸钠用量等工艺因素对染料溶液的脱色和染色织物皂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深蓝B-2GLN、活性蓝K-3RL和活性艳兰KN-R在皂洗剂用量分别为0.2、0.4和0.8 g/L,pH值7,90℃处理15 min时,脱色率达到100%皂洗酶用量为0.6g/L、pH值7、85℃皂洗20 min时,具有与常规皂洗工艺相近的各项牢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Eurolan RP皂洗酶用于活性染料纯棉深浓色染色后处理的工艺,得出了优化工艺条件:皂洗酶用量0.6g/L,pH值6~7,85~90℃皂洗20min.并与传统高温皂洗工艺效果相对比,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用Eurolan RP皂洗酶处理的织物皂洗沾色牢度、湿摩擦牢度均优于传统工艺,织物表面色深K/S值相近,目测基本没有差异,酶洗残液吸光度值和CODCr值比传统工艺低,节能、减排、省时.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5,(19)
选用Pb-Ag/Ag Cl电极为染色电极,对活性黑KN-G2RC进行电化学低盐染色。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K/S值、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优化了染色工艺:Na Cl/KCl(质量比1∶1)19 g/L,电压7 V,30℃染色30 min,60℃固色40 min。与传统染色棉织物相比,电化学染色织物的K/S值、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6.
低温皂洗是活性染料染色过程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环节,探讨了皂洗剂类型、皂洗温度、皂洗时间、助剂用量、工作液pH等对皂洗效果的影响,在低温皂洗剂DM-1542用量为2~3 g/L,皂洗温度60℃,皂洗时间30 min,pH=10的工艺条件下,染色后的皂洗牢度可达到常规高温工艺的水平,且皂洗后织物得色量略高于常规工艺.  相似文献   

7.
活性染料低温皂洗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啸林 《印染》2010,36(18)
应用低温皂洗剂LS与生物酶拼混,对纯棉纱线活性染料染色后进行低温皂洗,讨论了温度、时间、助剂用量等对皂洗后纱线牢度性能及皂洗残液色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低温皂洗工艺:皂洗剂LS1~3g/L,助洗酶0.1~0.3g/L,80℃皂洗15min。  相似文献   

8.
使用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作为活性染料染色的皂洗介质对染色织物进行皂洗试验,能够大幅度减少皂洗工艺中的用水量和废水排放,并可作为以D5为介质的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配套工艺,实现染色新技术的完整性。以皂洗后样品的水浴萃取液染料质量浓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皂洗剂种类与用量、水的用量、温度及时间进行优选,最终确定使用D5为介质皂洗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织物的工艺: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1.5 g/L,D5浴比1∶50,水的用量为3倍织物质量,时间10 min,温度95℃。比较具有相同染色K/S值的水浴染色试样的水浴皂洗效果和D5染色试样的D5皂洗效果发现,二者的皂洗效率相近,洗后织物的色牢度指标可以满足一般纺织品色牢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植物靛蓝染料染色工艺处方及曲线,对染色时间、温度、保险粉用量、烧碱用量和元明粉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以K/S值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植物靛蓝染料染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即染色温度为30℃,染色时间30 min,保险粉用量为25 g/L,烧碱用量为5 g/L,元明粉用量为60 g/L,并比较了植物靛蓝染料和合成靛蓝染料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当两种染料染得织物K/S值相近时,植物靛蓝染料染棉织物耐干摩擦牢度与合成靛蓝染料的基本相同,其耐湿摩的擦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稍低于合成靛蓝染料的,但完全可满足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茶叶染料对柞蚕/锦纶复合丝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天然茶叶染料对柞蚕/锦纶针织物的染色性能,对染色样品的K/S值,L*、a、b等色度指标及染色牢度进行测试,确定了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温度90℃,时间50 min,pH5,染料质量浓度为提取原液质量浓度的80%(g/L),直接染色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深度和牢度,皂洗和摩擦牢度均达到3级或3级以上;经媒染后,织物的K/S值提高显著,染色牢度略有提高,媒染剂种类对染色织物色相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温无泡皂洗剂JY-1103D.将其应用于棉针织布活性染料染色中,分析了JY-1103D用量、皂洗温度、pH值、水硬度对皂洗效果的影响,并与其它皂洗剂的皂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JY-1103D用量0.8 g/L,时间20 min,温度60~70℃的条件下,皂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2.
将一浴皂洗剂RCW应用于纯涤、纯棉织物染色后的清洗工艺中,并开发了T/C针织物染色一浴皂洗加工工艺。大生产实践表明,T/C针织物染色一浴皂洗加工工艺可充分去除涤棉织物上的浮色,在保证色牢度指标的同时,省去染涤后单独的还原清洗工序,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电、汽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染色废水COD值,可取代传统涤棉还原清洗工艺。  相似文献   

13.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毒、无污染的特性。本实验用活性黄KD-3G和活性蓝KN-G对棉织物染色,用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皂洗剂进行皂洗实验。实验表明,其皂洗效果和防沾色能力优于常规皂洗剂,最优工艺为:脂肽皂洗液质量浓度为0.10 g/L,pH值为9,浴比1∶30,活性黄KD-3G为80℃皂洗20 min,活性蓝KN...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及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助剂对活性染料染色织物进行皂洗,研究超声波在提高皂洗效果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条件下,各种助剂的皂洗能力均获得提高;另外,超声波的施加可有效降低皂洗温度、缩短皂洗时间.  相似文献   

15.
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发展通常会使加工时间缩短.但是新型助剂的应用也可减少加工时间,大大降低成本.随着iFlash系统的应用,漂白温度可降至80℃,活性染料染色后皂洗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因此,织物间歇式染色得到优化,在不增加额外投资的情况下运行更经济.  相似文献   

16.
PVP用于活性染料皂洗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硬度水质及高浓度电解质条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比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A—AA)有更好的抗再沾污性能。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了一种既有较好净洗能力,又有较强抗沾色能力的皂洗剂。与一般工艺相比,PVP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处理工艺中能减少水洗次数,达到满意的皂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皂洗剂NF-MC在深色抓毛印花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运招  吴明华 《印染》2004,30(4):26-28
以马来酸酐为主原料合成了一水溶性高聚物,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一种既有较好净洗能力,又有较强抗沾色能力的皂洗剂。将其应用于深色抓毛印花布皂洗,结果表明该产品是此类布种较理想的皂洗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纯羊毛线染深色时二浴法染色固色的效果.讨论了固色剂用量、毛线处理对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的影响,并对一浴法染色固色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二浴法染色固色可明显提高毛线产品的色牢度,而且可使产品增亮增艳;固色剂AC用量以6%为宜;染色后应充分漂洗以除去浮色,待毛线烘干后放置一段时间,其牢度更佳.采用一浴法染色,用AC作固色剂,固色效果不理想,固色剂需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