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洛河夹滩地区对伊洛河入黄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洛河河道两岸堤防的存在使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不同于天然滞洪区,它不仅对人黄洪水起滞洪削峰作用,而且对洪水总量还略有削减。不 同时期堤防的建设标准及河道条件不同,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也不同。经过1935、1937、1954、1958、1982年实测洪水资料的分析知,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滞洪作用与洪水量经大小、洪水过程胖瘦、堤防决溢程度等因素有关,在现状堤防条件下,如何再发生1954、1958年量级的洪水,在确保洛洛北大堤安全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使用夹滩及南岸滞洪共滞洪,则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削峰率可达20%~25%。但夹滩地区的容量有限,因此对洪水总量的滞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
合理地分析河道行洪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洪灾损失并为河道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在对北方地区马颊河流域暴雨洪水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方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基于MIKE11构建马颊河莘县段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在设计标准"1961年雨型"洪水和1971年典型洪水下马颊河莘县段的河道洪水演进情况,根据河道水面线变化及相应最高水位与堤顶的距离,分析洪水上滩情况,评价河道行洪能力。结果表明:马颊河莘县段基本可达到"1961年雨型"防洪标准,仅有少数低洼河段出现洪水漫滩现象,需对相应堤防进行加高防护处理;在1971年典型洪水下,洪水在主槽内演进,不会出现洪水漫滩现象。  相似文献   

3.
自七月二十九日开始,黄河三花间干支流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黄伊洛沁各河并涨,八月二日十八时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15300秒立米。此次洪水对黄河下游堤防工程、防汛工作和水文测验、预报等都是一次很好的检验。为了及时掌握洪水过程的水情、冲淤变  相似文献   

4.
黄河小花间设计洪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997年以前的水文资料,对中型水库工程进行了深入调查,测量了分秒伊洛河夹滩地区最新地形。按照“首先计算无大型水库和伊洛河夹滩地区及沁南地区堤防不决溢情况下的无库不决堤设计洪水,再分析伊洛河夹滩地区及沁南地区的滞洪作用,从而分析出中小型水库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最后计算伊洛河夹滩地区及沁南地区滞洪后的无库现状堤设计洪水”的计算思路。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计算机技术,采用不稳定流模型、洪水演算等水力学和水文学方法,分析计算了黄河小浪底-花园口区间的设计洪水,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及防洪工程调度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勇 《人民黄河》2004,26(5):3-5
黄河下游宽河道治理因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人水矛盾突出而一直是黄河治理的焦点和难点。人工干预来水来沙措施的采用、来水总量的减少以及社会发展为其有效治理带来了机遇,宽河固堤、窄河弱防、整治小水河槽是治理黄河河南段宽河道的有效途径。黄河下游宽河道治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①强力推进标准化堤防建设;②修筑黄河滩区堤防,保障漫滩安全;③整治小水河槽。  相似文献   

6.
黄河河道萎缩及其对洪水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相明  许珂艳 《人民黄河》1997,19(7):1-6,22
由于近几年黄河来水来沙偏少,下游河道连年断流、高含沙洪滴水频繁发生,造成黄河干、支流下游河槽连年淤积,断面主槽缩窄,滩槽高差减小,过洪能力降低,漫滩流量减小,同流量水位偏高。河道萎缩使漫滩机遇增多,洪峰削减率大,洪水传播时间延长,威胁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堤防的安全涉及堤防本身、穿堤建筑物、河道整治工程等.黄河下游存在"二级悬河",而且堤防多为沙性土构成,平时大多又不偎水,堤身、堤基存在的隐患难以显露,一旦洪水漫滩出槽,将可能引起渗水、崩塌等险情,对堤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加强堤防安全监测预警工作.针对堤防隐患探测及安全监测、穿堤建筑物土石结合部渗水监测、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与监测、堤防安全评估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黄河下游畸形河势冲击堤防工程、塌滩掉村等危害性,并对影响畸形河势的来水来沙条件、河道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治理黄河下游畸形河势的意见与建议:①深入开展畸形河势观测研究;②认真、慎重地进行工程布局;③加快完善河道整治工程;④选择适应性的工程结构;⑤疏导结合;⑥最严格地管理河道。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山东段河道是典型的二级悬河,威胁堤防安全的洪水是漫滩洪水。本文分析了建国后发生在黄河下游的"58.7"、"82.8"、"76.8"和"96.8"四场典型漫滩洪水的来源、组成及在山东段的运行特性,特别是"96.8"洪水揭示的新特性;分析了山东黄河近十年河道冲淤变化情况和主槽河道输水输沙能力的变化。提出了及时了解上游雨、水情,科学分析洪水来源及组成,结合现行河道边界条件、漫滩洪水运行规律,分析预判可能洪水的演进特性,是做好洪水预报测报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为了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洲滩资源,对中下游干流河道洲滩开发利用及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如洲滩堤防堤身单薄、堤身堤基质量差、遭遇大水缺乏安全应对措施,开发利用与防洪安保矛盾突出,以及统一规划管理难度较大等。结合对沿江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中下游不同区段防洪形势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洲滩分段控制、分类管理的思路,并介绍了分类管理原则和洲滩规划开发利用的具体标准与方式。可为干流河道洲滩的统一管理与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黄河下游河道滩区概况及存在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两步走"的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方略。近期拟采取"滩区防护堤+格堤"的治理方案;当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流泥沙条件满足窄河条件时,远期实施"窄河固堤"方案。建议黄河下游堤防的防御标准从固定的22 000 m~3/s流量改变为防御1 000年一遇频率洪水。黄河下游堤防规划与建设实行远近结合,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对黄河下游滩区分类分层次管理;消除北金堤滞洪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黄河下游花园口至艾山河段二维水沙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手段研究黄河下游水沙运行机制。黄河下游宽河段以艾山为卡口形成平原水库,当发生漫滩洪水时,水流进入滩区,泥沙大量落淤,而后清水退入主槽,既减轻主槽淤积甚至产生"淤滩刷槽"效果,又减少了艾山以下窄河段的洪峰流量和泥沙淤积,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滩区人类活动和来水来沙等因素影响,现状河道存在漫滩水流顶冲堤防、顺堤行洪以及滩槽水沙交换不畅等问题,中小洪水期间河道淤积的泥沙90%以上分布在主槽和嫩滩,即使大洪水期间滩区构筑物影响减弱,仍有约50%淤积量分布在嫩滩;滩区防护堤方案缩窄了河道,客观上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30%,但是加大了大洪水期间嫩滩淤积量;生态治理方案实施"高滩"淤筑和"二滩"再造,消除了"二级悬河"和滩槽横向倒比降,实现了洪水自然漫滩,减少下游河道淤积20%~50%,嫩滩淤积减少幅度更大,有利于遏制"二级悬河"形成。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由堤防险工和控导护滩工程两部分组成,现共有319处,坝、垛8400多道.人民治黄以来,对险工进行了改造:兴建了大量控导护滩工程,有178处,坝、垛3100多道,整治取得了较大成绩.文中主要介绍黄河下游河道整治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特别对工程布局和工程结构作了系统总结、介绍,并对工程发挥的作用和效益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的大堤临河侧堤跟低洼,形成堤沟河,主要是河道横向淤积不平衡或历史上堤防施工取土造成的,洪水漫滩后,水流沿串沟演进,到堤跟汇合沿堤沟河向下游演进,形成顺堤行洪,严重威胁堤防安全,且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没有来大洪水,水基本在河道中行走,滩唇高昂,使得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更加明显。为此,对堤沟河严重河段开展不同堤沟河治理方案的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堤沟河治理工程能使顺堤行洪主流速带远离堤防,减轻对堤防压力,能有效减小大堤顺堤行洪流速,减小滩地横比降,缓解"二级悬河"不利态势,但顺堤行洪流速和滩地横比降的减小与堤沟河治理工程高程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在进行堤沟河治理工程高程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工程效果和工程造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林  郭泽杰  洪全祥 《江西水利科技》2009,35(3):217-221,225
介绍了浙江省绍兴市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建管理念与经验、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大堤与湖北省荆州市荆江大堤管理经验和做法,根据以往江西省河道和堤防建设与管理存在的差距,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今后江西省河道和堤防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洛河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07-23~2010-07-24黄河中游支流洛河流域发生了一次较大的洪水过程,洛河中上游多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峰流量。受伊洛夹滩漫滩及橡胶坝影响,洪水在伊河龙门镇、洛河白马寺~黑石关河段出现了传播时间延长、削峰率大等异常现象。本文对该次洪水的组成、洪水特性及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府谷县东门湾堤防工程顺利建设,在分析河道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布局、纵横断面、挡墙形式、堤顶道路等进行了探讨和比较,提出堤防挡土墙采用直立式浆砌石型式,为黄河上的堤防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防洪任务越来越艰巨,治理难度越来越大,隐忧越来越明显。主要是黄河河道严重淤积,新老险点多,小流量、高水位、大险情的防洪形势严峻。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称为黄委)初步估算,目前黄河防洪堤防只能防御花园口15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大大低于设计防御2200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一旦发生2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两岸将有240公里长的堤防高度差0.5米以上,有680公里的堤防断面不足,堤防漫决或溃决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后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的长垣河段,由东坝:头以下的封丘禅房工程至濮阳渠村分洪闸,为黄河下游由西向东折向东北的大转弯河段,全长56km。是1855年铜瓦厢决口后形成的河道。该河段,河身宽浅、溜势变化无常,支汊纵横交织,滩岸变化复杂,是典型的游荡性河道,历史上堤防决口频繁,素有“豆腐腰”之称。  相似文献   

20.
对黄河山东段标准化堤防建设第一期工程中工程建设速度、建设标准、工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①应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发挥工程整体效能;②应提高河道整治工程、防汛道路等的建设标准;③强化工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