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莹  王凯 《节能》2015,34(2):52-55,3
为了解烟气冷却器对电厂烟气余热的节能作用,深入探讨了烟气冷却器的应用途径及其性能提升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烟气冷却器在电厂中的布置方式对节能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烟气冷却器布置前后电厂各发电设备的效率及节能指标,达到电厂节能减排,烟气余热利用,提高系统经济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固体颗粒磨蚀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述了蒸汽中的固体颗粒对汽轮机喷嘴叶片磨蚀作用的产生机理及危害;采用流体力学软件对叶栅流场进行了详细的全三维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出了固粒磨蚀的特点,为解决固粒磨蚀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SCR系统进行反应器内烟气流动均匀性和飞灰沉积的数值模拟.通过对比进入上层催化剂层烟气速度分布不均匀性,加入飞灰颗粒离散相后,开展烟道内导流板布置形式和导流板结构对SCR反应器内流场以及飞灰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CR反应器入口导流板数目为13时,烟气通过上层催化剂层速度分布较其他3种工况均匀;导流板的弧形板后加装一段竖直直板可进一步引导烟气流动,减小回流作用,烟气进入上层催化剂层时速度更加均匀,综合考虑,弧-直型导流板为最优结构;数目13块的弧-直型导流板结构有利于改善SCR反应器壁面飞灰沉积情况;飞灰颗粒对SCR反应器内流场有一定影响,但改变较小,在实际运行中应进行相应吹灰处理.  相似文献   

4.
列车车厢内火灾烟气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大涡模拟和Smagorinsky亚格子尺度模型,以及简单化学快速反应燃烧模型,对列车车厢内火灾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由于热烟气的弱可压缩性,采用了适合于低马赫数形式的三维非稳态Navier—Stokes方程的近似形式数值研究烟气的输运过程。通过对不同释热率情况下火灾过程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车厢内火灾发展、烟气运动和温度分布规律。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所得结论对于列车火灾的防护设计和安全管理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转炉干法除尘系统蒸发冷却器内部结垢现象影响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蒸发冷却器内部结垢前后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烟气进入蒸发冷却器后流速降低,压力逐渐增加;由于雾化水的蒸发冷却作用,烟气温度由800℃降低190℃;蒸发冷却器结垢后烟气压力场与温度场均有所改变,出口平均压力由-104 Pa降低到-229 Pa,平均温度由190℃提高到224℃;出口处烟气温度较结垢前提高了34℃,烟气温度升高导致静电除尘器入口处粉尘比电阻超出最佳电除尘器参数的范围,导致电除尘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翅柱复合型冷却器表面传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用于油液冷却的新型翅柱复合型冷却器,并应用SIMPLE算法对于其二维简化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表面传热及流动阻力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和经验关联式相比较,吻合情况良好,表明此算法和所简化的模型是合理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这种传热表面的传热机理,分析翅柱位置及几何参数对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对该新型翅片的推广及优化设计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宋春光  龚志豪 《节能》2022,(11):58-60
为了提升空压机内置冷却器的热力性能,选取冷却器的最小结构单元,基于k-ε湍流模型建立百叶窗翅片流动传热的数值模型,分析百叶窗翅片结构参数对冷却器内部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百叶窗倾角、翅片厚度,气流与翅片之间的对流传热能力增强,流动阻力增加;增加百叶窗间距,冷却器传热效果增强,流动阻力减小。百叶窗倾角为29°、间距为1.6 mm、翅片厚度为0.08 mm时,翅片的综合热力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利用ANSYS软件对某款EGR冷却器的流场、温度场及热负荷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合理性与准确性。通过对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一维建模,得到EGR冷却器的冷却效率的提高对柴油机工作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最后通过改变冷却管的结构,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改进使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提升了5.36%,这对以后EGR冷却器开发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厂排放烟气中的小颗粒在呼吸道内运动沉积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电厂排放烟气中小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广泛参考各种呼吸道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从口腔到前三级支气管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大涡模拟(LES)的方法计算流场,并在拉格朗日框架下追踪颗粒的运动轨迹,统计了小颗粒在人体呼吸道内的沉积率。结果表明,颗粒的沉积率主要取决于呼吸强度与颗粒惯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深入研究燃煤Hg排放控制技术,在分析Hg形态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通过控制变量法设定模拟烟气组分(HCl、O_2、NO、H_2O、CO_2和SO_2)的初始浓度值,利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l原子的存在会促进单质Hg(Hg~0)向氧化态Hg转化,在一定范围内增加HCl的量有利于Hg的氧化;O_2会促进Hg的氧化但作用不如HCl明显;根据其所处的烟气气氛,NO既能促进Hg的氧化也能抑制Hg的氧化,在氧化性气氛中,NO的存在会提高Hg的氧化率;H_2O有利于Hg的氧化,而CO_2的存在会造成局部很强的还原性气氛,会抑制Hg的氧化;在不同条件下,SO_2可以促进或抑制Hg氧化.  相似文献   

12.
调研湖北燃煤电厂地理位置、发电量及煤耗等基本情况,统计并计算2019年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各污染物排放平均浓度及总量,分析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及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采用高效脱硫脱硝技术,严格控制排放,二是建立企业污染物达标后分段奖励制度。其中对新建机组选择适宜的超净排放技术路线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κ-ε双方程模型对湿式旋流烟气脱硫装置涡核区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利用单顶粒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液滴在气流场中的运动,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旋流装置的结构参数,实现了湿式旋流烟气脱硫的优化设计,降低了实验费用,减少了实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石灰石/石膏法( WFGD)烟气脱硫系统的组成、包括煤质、烟气系统、吸收系统在内的湿法脱硫系统以及吸收剂制备系统对电耗的影响,提出,控制各系统电耗相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燃煤机组为实现超净排放,通常会进行除雾和除尘等设备的改造,致使烟道总阻力升高超出原引风机的工作范围.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烟道阻力进行计算并对其优化改进,结果表明:机组负荷为600 MW工况下,空气预热器出口至引风机入口烟道A侧改造后阻力可下降262.0 Pa,B侧烟道段改造后阻力可下降276.4 ...  相似文献   

16.
300MW燃煤锅炉O_2_CO_2_烟气再循环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一台3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ICEM建立炉膛的三维结构框架及网格生成,在TASCFLOW中选择合适的炉内湍流流动、燃烧与传热的数学模型,进行煤粉在氧气体积比为29%时O2/CO2气氛下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采用O2/CO2均匀混合送入炉膛时,煤粉的点火和燃烧较空气助燃时的状况有一定的延迟,火焰中心和炉膛内的高温区有明显扩大的趋势,火焰中心更接近炉膛中心,且沿炉膛高度有所上移;采用烟气再循环时,O2直接送入炉膛有利于煤粉的点火和燃烧,大大提高炉膛内的温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CFD软件和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相关理论,建立精确的计算模型,对大型冷却塔的运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针对塔群中大型冷却塔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常见的一字型和正方形排列的四座冷却塔进行模拟计算。对冷却塔附近空气场的压力、速度等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工程设计及改进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烟气脱硫吸收塔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鼓泡式脱硫塔为例,采用双膜模型对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影响鼓泡式脱硫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烟气中SO2含量、吸收液浓度、气体温度、pH值及喷管浸入深度等;在运行中应保持pH值>8和浸管深度>200mm,且吸收液浓度4.5%左右较为合适.同时,脱硫效率对入口烟气温度变化敏感,入口烟气温度越低,脱硫效率越高.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脱硫装置的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中小型燃煤电厂脱硫改造工程需要,分析了几种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确定半千法为本工程烟气脱硫改造用工艺。同时通过对国内几种常见半干法工艺方案分析、比较,最终确定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为本工程脱硫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气缸盖冷却水腔为原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其做了详细的三维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然后对水腔内流速与水腔壁面换热系数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水腔结构提出了3种不同的改进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比较计算结果发现。3种改进模型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大幅提高,最低也可达到28.8%,最后,从流场分布的合理性出发,选定改进方案3作为最终优化方案,其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提高35.2%,压降降低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