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流化床离子交换从含铀废水中吸附铀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吸附溶液pH=3左右,铀浓度15~36mg/L,塔有效吸附段高6.65m的条件下,采用30~40m/h的空塔线速度,流量比400~600,用新旧树脂吸附都可使吸附尾液中的铀浓度≤0.1mg/L.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300mm×6000mm密实移动床吸附塔对新疆七三七矿地浸液的吸附工艺试验结果。试验使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由下进料方式的原料铀溶液呈逆流操作,其传质高度6m。原料液来自地浸生产线,铀浓度为46~49mg/L,进料空塔线速度35~45m/h,树脂工作容量58~63mg/g(干).尾弃铀浓度均<lmg/L。淋洗采用四塔串联,传质高度1.8m,淋洗剂1mol/LNaCl+0.05mol/LH2SO4,空塔线速度2m/h,合格液铀浓度6.6~7.7g/L,贫树脂含铀0.24~0.4g/L。结果表明,密实移动床吸附塔处理新疆七三七矿地浸液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3.
用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Φ2.2 m密实移动床吸附塔中对总硬度约为200 mg/L的已深度净化的稠油污水进行软化处理,其产水的总硬度可达铬黑T检不出的程度,即硬度低于1 mg/L;饱和树脂的容量按总硬度计可达140 g/L甚至更高。饱和树脂在专门设计的填充塔内进行水反冲洗、酸淋洗、碱再生以及水洗等处理后再返回吸附塔。该套装置正式连续试运行证明,所选树脂及设备软化处理上述稠油污水性能良好,操作方便;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工艺在我国属首创,值得在有关油田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平汝  雷泽勇  曾毅君 《铀矿冶》2006,25(3):144-147
研制的ZLX-1600型固定床离子交换塔可在流速≤40 m/h范围内操作,适应不同的进料流量和铀浓度。采用密闭顺流连续操作方式,处理量大,操作简单,运行平稳,树脂不需转移,损耗少。独特的减阻防冲击进液结构设计保持树脂床层稳定,创新的出液装置结构保证了出液顺畅。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高浓度硝酸体系含铀废水,开展了2种特种树脂的深度除铀试验研究,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原液酸度对特种树脂吸附铀的影响,研究了特种树脂的深度除铀能力和树脂的动态吸附性能,测定了特种树脂的吸附平衡容量。研究表明:在静态吸附8 h、原酸度(约3 mol/L)条件下,特种树脂可将废中的铀质量浓度降至0.05 mg/L以下;在动态吸附接接触时间30 min、原酸度条件下,2种树脂的前2倍床层体积的吸附尾液中,铀质量浓度均在0.7 mg/L左右。但该类树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穿透,可考虑适当改变基团种类以增加树脂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赵伯毅  董欣杨 《铀矿冶》2010,29(3):157-163
研制的自清扫筛面吸附设备成功解决了树脂矿浆(RIP)体系吸附设备树脂分布不均以及树脂与矿浆级间分离困难两大技术难题。工业生产实践证明,工业型设备运行可靠,具有良好的水力学和动力学性能,自清扫分离筛在不加任何外力下,w(固)为40%的矿浆通过能力可达50~80 m3/(m2.h),吸附尾液中金质量浓度小于0.02 mg/L,吸附率大于99.52%。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T-42树脂吸附沉钒废水中氨氮的效果及其再生性能,研究了离子交换柱高径比、初始氨氮浓度和串联级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模型。此外,还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剂的种类、流速、解吸剂溶液浓度对氨氮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废水的流速为9 mL/min,柱高径比为21.0时,T-42树脂对氨氮的吸附效果较好,穿透点吸附量为21.91 mg/g,吸附终点吸附量为34.31 mg/g;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的升高,吸附量升高,处理废水量降低;氨氮浓度为1 999.56 mg/L的废水经2级串联吸附后达到一级标准(≤10 mg/L)。②T-42树脂吸附氨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15、25、35 ℃下T-42树脂对氨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6.845 9、38.550 5、40.617 4 mg/g,温度升高有利于树脂的吸附。③在解吸剂硫酸溶液体积浓度为18%,流速为3 mL/min,解吸剂溶液用量为2.67个床层体积时,对吸附饱和的树脂上氨氮的解吸率大于99%。T-42树脂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并且硫酸可以对吸附氨氮后的树脂进行解吸再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T-42树脂吸附沉钒废水中氨氮的效果及其再生性能,研究了离子交换柱高径比、初始氨氮浓度和串联级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模型。此外,还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剂的种类、流速、解吸剂溶液浓度对氨氮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废水的流速为9 mL/min,柱高径比为21.0时,T-42树脂对氨氮的吸附效果较好,穿透点吸附量为21.91 mg/g,吸附终点吸附量为34.31 mg/g;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的升高,吸附量升高,处理废水量降低;氨氮浓度为1 999.56 mg/L的废水经2级串联吸附后达到一级标准(≤10 mg/L)。②T-42树脂吸附氨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15、25、35 ℃下T-42树脂对氨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6.845 9、38.550 5、40.617 4 mg/g,温度升高有利于树脂的吸附。③在解吸剂硫酸溶液体积浓度为18%,流速为3 mL/min,解吸剂溶液用量为2.67个床层体积时,对吸附饱和的树脂上氨氮的解吸率大于99%。T-42树脂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并且硫酸可以对吸附氨氮后的树脂进行解吸再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CFD模拟技术研究了铜渣颗粒流余热回收颗粒塔工艺内冷却段气固传热性能和料层阻力特性,分析了颗粒塔内气固温度、压力、换热区间以及换热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却空气进入颗粒塔穿过球形铜渣时发生快速强制对流换热过程中,颗粒塔内压降梯度变化大于温度梯度变化;气速越大,换热区高度越小,10 m/s气流速度对应换热区高度仅为0.85 m, 4 m/s气流速度对应换热区高度为1.4 m;换热运行时间随气流速度增大而减小,10 m/s气速对应换热运行时间最短仅为30 s, 4 m/s气流速度对应换热运行时间最长为135 s;增大气流速度有利于强化颗粒塔内气固的换热效果,提高换热量,10 m/s气流速度对应的换热量最大为7.0×107 W。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金川矿山大流量高浓度自流充填系统工艺流程及特点,计算确定了充填给料量和充填管径,对管道阻力损失进行了测试,得出水平直管段的沿程阻力为0.24 MPa/100 m。通过对充填系统设备的研究,研发了高浓度大流量搅拌槽以及给料计量设备,成功应用于矿山充填中,使单套充填系统能力达到150~180 m3/h,且充填料浆质量稳定,并解决了原充填系统设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了钒(Ⅴ)在D201树脂上的吸附行为, 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D201树脂对钒(Ⅴ)的吸附为吸热过程, 且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 ΔH=3.88 kJ/mol, ΔS=0.082 J/(mol·K), ΔG=-20.77 kJ/mol; 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 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平衡时间为12 h; 颗粒扩散速率为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主要控制步骤; 测得不同温度下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表观速率常数为: k298K=2.34×10-5 s-1、k308K=2.40×10-5 s-1、k318K=2.91×10-5 s-1; 表观吸附活化能为Ea=8.43 kJ/mol。  相似文献   

12.
唐钢冶金尘泥含有较多粒度在0.05~0.08 mm的单晶铁矿物,为高效开发此二次资源,采用新型、高效、细粒重选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进行了铁回收试验。结果表明,用LXZ-1200A型悬振锥面选矿机处理试样,在给矿浓度为20%,分选面转动速度为1.2 r/min,盘面振动频率为385次/min,给矿量为0.35 t/h,冲洗水流速为1.08 m3/h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6.79%、铁回收率为61.23%的重选铁精矿。一次重选获得这样的富集效果,表明悬振锥面选矿机适合于冶金尘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流态化干法选煤对于潮湿煤炭分选的适应性,分析了煤炭表面水对于加重质的粘附行为,明确了煤炭表面水、加重质水分对流态化干法分选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流态化分选和分选干燥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流态化干法分选干燥一体化方式可以对潮湿煤炭进行有效分选,在干燥温度50℃,分选时间2min,风量8m3/h的条件下分选较难选煤,表面水脱除率大于91.5%,可能偏差E值小于0.062g/cm3;随着煤炭表面水和加重质水分升高,可能偏差E值增大,分选效果变差,且加重质水分增加,床层压降波动幅度加大,起始流化速度增大。随粘附时间的增加,加重质粘附率先急剧增大,后增速减缓并达到最大,最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过程中造成爆管、堵管等事故,通过测定昆阳磷矿二矿尾砂性质,开展塌落度试验及半工业输送试验,研究了全尾砂不同工况下充填料浆的阻力损失,并反演出了多因素条件下可实现自流输送的充填倍线。结果表明:在同一灰砂比下,充填料浆流动阻力与管道内径呈负相关,跟流量呈正相关;当充填流量为100 m3/h时,推荐内径为150 mm的管道,阻力为1.67~4.4 k Pa/m,料浆流速为1.57 m/s,且不同灰砂比下质量浓度为68%的充填料浆可以流经的倍线试验值大于8,与理论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大型矿山不断增长的充填采矿生产能力,开发大容量充填系统十分重要。针对金川矿山棒磨砂骨料,研制了150~180 m3/h大容量搅拌设备,并为此开展搅拌设备的单体试验和工业充填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搅拌转矩随着搅拌速度呈线性变化,而搅拌功率与搅拌速度为平方关系;且在相同搅拌浓度条件下,连续搅拌功率准数随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大容量搅拌设备充填料浆管道阻力损失为2.4 k Pa/m,满足了高浓度料浆管道输送要求,同时充填试块强度也满足矿山安全生产要求。由此可见,大容量搅拌设备不仅达到搅拌设计能力,而且搅拌质量可以满足矿山安全采矿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首个年产千万吨450m超长智能化开采工作面,采用实测手段全面分析了其矿压显现和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450m超长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77.1m,周期来压步距主要分布在5~15m,平均为11.4m|超长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小、来压频繁、持续时间短,且工作面沿倾向不同步来压|来压期间,支架工作阻力在工作面中部两侧形成两个高阻力区,沿倾向方向呈现“马鞍”形的双峰状分布特征|450m超长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主要分布在8000~14000kN中等阻力区间,呈现正态分布特征,支架适应性良好。在超长工作面强采动影响下,地表沉降具有影响范围大、下沉速度快等特点,工作面临空侧地表移动范围和沉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实体煤侧,地表呈现不对称沉降现象。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同类超长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和开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袁腾 《现代矿业》2020,36(3):137-138
为解决司家营氧化矿选矿流程中因浮选负荷增加带来的设备运行风险以及成本升高问题,针对台时产能和矿石磁性率提高的客观因素变化,选取强磁前弱磁精矿产品进行分析并开展再选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对比单一淘洗磁选和预先脱泥—淘洗磁选两种流程试验结果,确定增加预选脱泥流程后,可提前产出产率为13.67%,铁品位66.5%以上的合格铁精矿,满足生产需求,预期入浮矿量减少56.05t/h,可降低浮选药剂成本344.56万元/a,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川煤集团叙永一矿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位移反分析法校准了室内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沿空留巷巷道矿压分布规律。现场观测结果显示: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顶底板最大相对移近量743 mm,巷道顶底板移近方式以顶板下沉为主,平均顶板下沉量为底鼓量的3.6倍,数值模拟结果为3.5倍。参数校准结果表明:弹性模量、黏聚力的折减对顶底板的移近量有显著影响;计算时步相同时,顶底板移近量随弹性模量、黏聚力的减小而增大,当弹性模量降低为20%时,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增加800 mm。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煤工作面后方沿空留巷高帮支承压力显著升高,支承压力分布呈两侧低,中间高的“凸”起状,且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支承压力峰值不断增大;工作面平均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77 m。  相似文献   

19.
余忆云 《铀矿冶》2001,20(2):120-125
采用流动注射进样(10μL),用1mol/LHCl+10g/LHF溶液作为上柱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使大量钽吸附,微量铌流出,含铌流出液在配合剂存在下与氯代磺酚S混合并反应,形成的多元配合物,停流5min后在620nm和38℃条件下进行铌的吸光度测定。方法可用于钽反萃取液中ρ(Nb2O5)为0.005~0.05g/L的测定。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样品的相对标偏为±6.1%,回收率为90%~110%,分析速度约为10次/h。  相似文献   

20.
<正>公司集气流粉碎、气流分级、微粉压缩包装和空压式自动定量微粉包装机的设计制造专业企业,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高水平的技术开发队伍,完备的试验平台,对设备进行深层次开发,不断推出换代新型产品,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的流化床式CFJ型系列气流粉碎机CFJ型气流粉碎机在同等能耗下产量可高出同类设备20%~30%,为客户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粒径可达到d_(50)=1.2μm、d_(97)=5μm、d_(100)=7~8μm,较同类设备高一个档次,为超细加工拓宽了新领域。主要特点:产量5~2000kg/h;细度d_(97)=3~100μm(任一);适用范围广;莫氏硬度9.5以下的各种软、硬、轻、重材质均可磨。程序控制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